中国雕塑网 - 雕塑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雕塑艺术 | 雕塑资讯 | 工艺技术 | 政策法规 | 古董资讯 | 古董收藏 | 今日宝贝 | 拍卖资讯 | 中国雕塑史 | 国内雕塑作品欣赏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雕塑资讯 > 镇江溧阳北宋纪年墓出土的釉陶雕塑鉴赏
W.biz | 商业搜索

镇江溧阳北宋纪年墓出土的釉陶雕塑鉴赏

信息来源:ioroo.com   时间: 2012-07-27  浏览次数:301

     1978年2月,江苏镇江地区溧阳县竹箦公社中梅大队发现两座砖室墓,出土了一套琉璃陶建筑模型和造型生动的四神、神像等釉陶雕塑,甚为罕见。根据其中一座墓的墓志得知,墓主李彬,卒于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另一座为其妻潘氏墓。现将两墓出土的建筑模型和釉陶雕塑作一介绍。
    琉璃陶楼
    高46厘米、宽41厘米、深28.8厘米。
    上下两层,重檐歇山式顶,正脊两端为鸱尾,岔脊上有3个上翘的尖角。上层檐柱6根,两边檐柱均向内斜,形成“柱侧脚”。下层后檐柱为4根,前檐柱两根,靠左山墙有一楼梯通往楼上。屋中设一桌一椅,两旁站有男女侍俑各一。男侍俑着圆领窄袖长衫,腰束带,双手合抱;女侍俑着交领长袖衫,双手捧托盏。陶楼除屋面施深绿色琉璃釉外,余皆为姜黄色釉。
    琉璃陶水榭
    分前、后进,中以小桥相连。
    后进:高47厘米、宽30.4厘米、深26.5厘米;
    前进:高25厘米、宽24.7厘米、深16.5厘米;
    桥长21.5厘米。
    后进为歇山顶高台建筑,正脊两端不用鸱尾而采用兽头,垂脊下有坐狮,檐下4根圆柱,其上部均微向内倾斜,莲花柱础。榭内有屏风,中设一椅一桌,两旁站男女侍俑各一。台基四周有钩阑,钩阑上有葫芦及圆形装饰。台前架设小桥,与前进相连。前进亦为歇山顶高台建筑,正脊两端为鸱尾,檐下无柱,有左右山墙,前有三级台阶。屋面施深绿色釉,余皆施姜黄釉。
    琉璃陶凉亭
    高38.5厘米、宽32.5厘米、深28厘米。
    歇山顶,正脊两端为兽头,垂脊两端塑有坐狮,岔脊上有3个上翘的尖角,檐下四圆柱。莲花柱础,三面设有椅、阑,中置桌椅,旁站男女侍俑各一。屋面深绿,下部为姜黄色釉。
    釉陶肩舆与舆夫
    肩舆高17.5厘米、杠长32厘米、人高22厘米。
    舆为灯挂椅式造型,两侧扎有竹杠。两舆夫头戴小帽,着右祍短衣,腰束巾带,下着小口裤,足穿靴。肩舆及舆夫均施深绿色琉璃釉。
    琉璃陶青龙
    高46.5厘米、长66厘米。
    青龙为东方之神,此龙张口怒目,四肢粗壮有力,足为五爪。身首施绿色琉璃釉,脊鳍施黄色琉璃釉,在伫立的静态之中显示出龙的威严和神秘。
    琉璃陶白虎
    长60厘米、高41厘米。
    白虎为西方之神,此虎双眼圆睁,周身刻出鳞甲。与青龙相同,身及首部均施淡黄色琉璃釉,脊施姜黄色釉。
    釉陶力士俑
    高20厘米。
    力士平顶,披发,双目圆睁,矮鼻,上着窄袖衫,袒胸露腹,下着裤。形象生动,给人威严之感。此釉陶力士俑放于墓室底部四角的壁龛中,起着支撑墓壁的作用,在苏南地区宋墓中尚属首见。
    陶玄武
    高17厘米、长21厘米。
    玄武为北方之神,此物形象是龟蛇合体,龟伏地作爬行状,蛇盘绕龟体,龟首上仰与蛇首相对而戏。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自秦汉以来常见于墓葬之中,起到镇墓辟邪的作用。此陶四神在墓中摆放位置是青龙在棺左,白虎在棺右,朱雀居前,玄武在后,符合四神方位。四神造型生动,雕刻精细,展现出宋代雕塑的精湛技艺。
    琉璃陶朱雀
    高26厘米、长18.5厘米。
    朱雀为南方之神,此朱雀长冠高耸,双翅展开,翘尾,身以粗细线条刻出羽毛。施琉璃姜黄釉。此器把朱雀展翅欲飞的生动姿态刻划得淋漓尽致。
    酱黄釉陶真武像
    高31.5厘米。
    真武披发跣足,身着广衽衣,跨足站立(前为动物形态的玄武)。左手握拳,右手执剑(剑缺),面容丰润,两眼微睁,造型古朴。身施酱黄釉,玄武施绿色釉。
    荧惑(火星)
    在左右耳部塑一同样的小面,披发,顶有一驴首,着披肩,上身裸体,四臂,两臂高举,两手抱于胸前,四腕带镯,下着裙,袒腹,赤脚。施姜黄釉。
    毕宿
    头冠上有一鸟,着交领衫,下裳,束带下垂,双手捧笏于胸前,施淡黄釉。
    镇星(土星)
    怒目披发,上身裸体,项戴锁铃,下着长裙,赤脚。施淡黄釉。
    壁宿
    头戴冠,着交领长袍,束带前垂,双手执笏于胸前,右脚旁伏一(野猪)。施绿色釉。
    岁星(木星)
    冠上有一猪首,上袍下裳,手执笏。施淡黄釉.。
    娄宿
    头戴冠,着交领长袍,束带前垂,双手执笏于胸前,施姜黄釉;右脚旁立一狗。施绿色釉。
    房宿
    头顶一兔,肩部扎有披肩,着长服,双手合抱于胸前。施绿釉。
    根据墓志记载,墓主李彬“平日诵佛书日数卷”,神像背后均有一孔洞,一般只有供养人藏经卷的神像如此,因此这些神像当为李彬生前所供奉的神像。
    这批釉陶器,从其胎土、质地、造型、釉色等来看,当为宜兴窑产品。宜兴窑,在今江苏宜兴鼎蜀镇,烧陶瓷历史悠久,秦汉时宜兴地区即已陶窑密布,两晋时在均山烧青瓷,至晚唐、五代成为南方民间著名青瓷窑;宋代,日用陶器得到了较大发展。
    墓主李彬,字文叔,金陵溧阳人。其曾祖、祖父、父均“累世不仕”,李彬本人为“赀积巨万”的地方富豪。据墓志记载:李彬“好治居处,圜以楼亭轩榭,被以嘉木杂卉,远而望之,奂丽屹然,邈鄽闬(hàn)绝尘埃”。这些出土的神像、楼台轩榭等随葬品,反映了墓主李彬生前的生活面貌和真实场景。
    宋代是陶瓷业极盛时期,整个社会的消费时尚推动了陶瓷业的空前发展。从事陶瓷制作的窑场遍布全国,日用陶瓷、建筑园林陶瓷和艺术陶瓷的品种增多,陶塑造型及装饰手法都注入了艺术表现形式,器形饱满,线条流畅。宋代也是中国古建筑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承前启后,直接影响于后代。溧阳李斌墓出土的这组住宅建筑模型,其屋顶坡度较高,正脊两端的鸱吻或作兽头,垂脊上蹲兽,岔脊上有尖角,柱子微向内斜,雕刻莲花柱础,整个建筑风格皆为宋代特色,展现了一个显具江南特色的较为完整的庭院布局,对研究宋代住宅建筑是一份难得的实物资料。
    编后:本文介绍的这组以釉陶为主的宋代建筑模型、人物俑和镇墓神物,从其体量和雕塑精美程度看,都堪称南方地区出土的罕见之品。其中当地定为五星神像的4件神像和8件二十八宿像,恰好为12件,或为唐宋葬俗中流行的十二时辰神,文献称“四神十二时”。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雕塑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