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网 - 雕塑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雕塑艺术 | 雕塑资讯 | 工艺技术 | 政策法规 | 古董资讯 | 古董收藏 | 今日宝贝 | 拍卖资讯 | 中国雕塑史 | 国内雕塑作品欣赏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雕塑资讯 > 他希望"李氏雕刻"永远传承
Q.biz | 商业搜索

他希望"李氏雕刻"永远传承

信息来源:ioroo.com   时间: 2012-11-14  浏览次数:290

    今年9月底,沈阳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24个项目公示结束,“李氏雕刻”技艺成为沈阳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该项目传承人马成文告诉沈阳晚报记者:“这项技艺从家传到师传,历经百年,如果师傅们知道了这事,肯定会更高兴的。”
    今年58岁的马成文做木雕已经四十多年了,在家具加工机械化的今天,他仍然用最传统的工具,将一块块没有生命的木头变成“花鸟鱼虫”,甚至古典文学中的人物,“大家都喜欢木雕作品,但却没有人喜欢制作,这项手艺不知道将来还能传得下去不?”马成文担忧地说。
    曾经繁荣的木雕
    木雕是雕塑的一种,在我们国家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中国木雕艺术分布极广,此衰彼兴,潮起潮落。由于各地的民俗、文化和资源条件,取材不一,工艺不同,形成了诸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各有千秋的流派——东北木雕距今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话说一百多年前,马成文的太师爷、李氏雕刻的创始人——李祖光从河北来到关外,凭着木雕手艺在老沈阳城里扎下根,专为沈阳故宫制作各种木雕工艺品,形成了李氏传统宫廷雕刻工艺,包括室内外木质材料的雕刻,纯用手工操作,如大型建筑的群雕、家具、摆设等,一直被皇宫贵族所用。
    李祖光的儿子李德清继承了父亲的手艺并在沈阳北关财神庙旁边(今大北街)开办了一家大型木雕作坊,是清朝末年东三省唯一为宫廷服务的木雕作坊。由于李德清无儿无女,招收了大量学徒,这其中就有马成文的师傅闫玉仲、史建忠、徐永基等。
    “闫师傅跟我讲,当时学徒三年,从小物件开始学,一分工资不给,还要给师傅端茶倒水,做木雕这行特别有讲究,要先学会做人再学艺,讲究一个‘干净’,头发长了不行,衣服裤子脏了也不行,师傅们会看不上,要收拾干净才能干活,做人就像雕木头一样,要精雕细琢,没到最后打磨,看不出(作品)好坏。”马成文说,学木雕是个很辛苦的活,要长时间浸泡其中,才能做出好东西。木雕活分为镂空雕、空雕、实心雕、人物雕……光是一个雕刻的选木方面就有许多讲究。人物雕需要用柳木,柳木的质地较为松软,细节能够刻画;而实心雕多用的是杉木板,雕刻出来的木雕不容易弯曲;做镂空雕最好是用樟木,这种木质有着淡淡的木香味;而做木雕最好的木质是银杏木,但目前很难找到了。而木雕中的重头戏人物雕中的题材则选自于各个历史时期的故事,如张果老倒骑毛驴、姜太公钓鱼、苏武牧羊、二十四孝图……
    上世纪初,李氏雕刻名噪一时,在民国时期专门承制张作霖大帅府和奉系军阀各家公馆的木器雕刻,马成文追忆说:“我师爷李德清虽然个不高,但很有才,会日语还会钟表维修,给大帅府做活曾经是他的荣耀,也给他的人生悲剧做了铺垫。”师傅们闲暇时,都会聊天、说说雇主们的“家话”,“听闫师傅讲,他们在干活时与雇主交流不多,接触的都是‘宅’在家里的太太、姨太太,在大帅府小青楼干活时,五姨太的娘家妈特别爱和师傅们聊天,师傅们收工时也‘进贡’给她们一些小物件,比如‘莲开三吉’等,太太们一高兴,有时能赏好几块现大洋。”马成文说。
    当时,木雕生意特别好,需要木雕的地方特别多,除了有钱人家宅院需要,还有商铺、家具铺,甚至棺材铺。中街的老字号店铺,如内金生鞋店、吉顺丝房、天益堂药房都是“李氏雕刻”的“主道”,“以前的商铺都有木制招牌,他们都找李德清和师傅们做活,以前药房里装中药的‘饮片柜’上面,药材、药品名称都是刻在上面的,不像现在都是贴上去的,还有点心铺里的点心盒子也都是木质的,上面都要刻上各式的花纹。以前人的生活没有现在省事,但很讲究。”马成文说。
    老木雕人的坎坷命运
    继李德清后,闫玉仲、史建忠、徐永基等人也成为老沈阳木雕行业的知名手艺人。1956年公私合营,雕刻艺人们被分配到大东区第五美术社上班,用自己的手艺为新中国的建设服务。令人难忘的是,闫玉仲以著名老艺人的身份,被选调到北京,参加了人民大会堂的木雕工作。
    “当时‘五美社’活很多,不舍得放人,后来市里的领导出面,社里才‘放人’。”马成文说,为迎接新中国诞辰10周年,北京要建设一批重点工程,其中人民大会堂是重中之重。人民大会堂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7.18万平方米,比北京故宫的建筑面积总和还多两万平方米。但故宫修建了十几年时间,而人民大会堂仅用了十个月就建成了。壮举的背后,像闫玉仲这样的优秀工匠功不可没。“李氏雕刻留驻在了人民大会堂,有机会真的想去看看师傅的手迹。”1962年,闫玉仲又参加了北京故宫的修缮工作。
    1954年,抗美援朝期间,马成文的另一个师傅史建忠还被省里安排去朝鲜前线给志愿军做沙盘,“给一张地图,师傅就把平面做成立体的,当时朝鲜很冷,晚上睡觉时把鹅卵石烧热了,扔到被窝里当热水袋用,吃也吃不好,要什么没什么,但师傅还是在那里坚持了一年。”
    相比几个徒弟的命运,晚年的李德清就差了许多,1956年公私合营,李德清的作坊和传家工具都上交了,再加上年纪大不能工作,李德清的生活水平降下去了,“文革”期间,背负曾为旧军阀干活的罪名,李德清被批斗三天就离开人世,时年85岁。
    无论如何,木雕行业在几代手艺人中还是传承下来,哪怕是在“文革”期间经历过暂时的沉寂。李氏木雕,从雕法上来讲,刀味、木味都注重自然形态,风格多样,形体生动。至今保存下来的每一件作品,都流淌着师门前辈们的智慧,体现出了那个时代的情感世界。
    1954年出生的马成文与闫玉仲的二儿子是小学同学,当时学校组织同学之间互助学习,每天晚上,马成文就到闫家学习,闫玉仲的大儿子跟父亲学木雕,二儿子不感兴趣,10岁的马成文却伸长了脖子看,“闫师傅看我感兴趣,很高兴,也顺带着教了我。”马成文回忆,闲暇时马成文就整块小木板,在那自己刻。1972年,终于把一整套木雕工具收集全后,18岁的马成文正式拜了师,这一干就是四十多年。
    百年的手艺传给谁?
    通过师父的言传身授,以及自己的刻苦琢磨,马成文终于掌握了李氏雕刻的多种技艺,并在省、市举办的各种博览会上,深受各界好评。
    然而让马成文没想到的是,多少年过去了,当年辉煌的“李氏雕刻”,随着老艺人相继离世,最后坚守的同辈人中,只剩下他一个人,师兄弟们有的年纪大了不做了,更多的转了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现代家具主要靠批量生产,传统木雕家具没有市场,从价格和舒适度来比较,人们更倾向于摸哪都是软和的,对家具的档次来说,木雕不那么重要了,而且手工雕刻,费时费力。年轻人很难耐住寂寞,他的徒弟也越来越少了,前些年儿子马伊光和他学习木雕,让他心有安慰,但儿子能坚持多久,马成文心里也没底。
    近些年,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众多仿古旅游景点的开发风生水起,不少饭店、商铺也开始按照徽派建筑的风格进行装修,木雕业似乎又有了“春天”。虽然每天面对忙不过来的活,马成文却没时间高兴,如今真正懂得这门手艺的人不多,一些建筑的木质结构的建设完全按照市场规律来,能省就省,能改就改。对于这种现象,马成文感叹:“现在的有些所谓‘复古’的木雕已经变了味,再也不是祖宗传给我们的那些东西了。”
    “想把一件木雕打造好,绝不是短期内就可以成功的,需要一颗热爱生活的心。”马成文说,没有十多年的功底,决不能成为一位合格的木雕师。打造一件木雕分为5个步骤,这是马成文多年总结的方法。木雕一般都以结实的各种木材及树根为材料,选好材料是第一步;然后画一张示意图,将工艺品凸显的主题展现在纸上;第三步进行粗坯打造,是整个作品的基础,要求做到有层次地推进,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轮廓与内轮廓,这步最考刀功;接下来精心修细,对各个细节按作品要求逐步完善,直到展现最好效果;最后磨光上色,在通风处风干,一件作品就完成了。
    在马成文只有三十几平方米的家里,陈列着众多木雕作品,件件栩栩如生,其中一个木雕的小簸箕格外吸引人,老马介绍:题材来自东北民间生活中人们最熟悉的、秋收时农家常用来盛装粮食的器具,木雕的小簸箕里装着花生、大豆等,带有浓重的东北风情文化特征,更绝的是这个小簸箕其实是一个印章盒,打开一个隐形的小盖,里面的空间可以装印章或首饰。
    在申请“非遗”时,专家们一致认为,李氏雕刻有着悠久的历史,它采用传统手工艺、独特表现手法和制作方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之一。该木雕制作精细,件件作品都是佳品,具有较高的文化欣赏和收藏价值。然而这些技艺因为劳动成本大,技艺要求高,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这些年,谁愿意来学,我都高兴,而且免费教,为的就是不让这项技艺失传,李氏木雕的传统就是一个它有传承性,如果这手艺在我这断了,再过些年,古建筑中的木雕也许真的成为绝版,后人只能从那些存留的历史建筑中去了解它们了。”采访的最后,马成文一声叹息。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雕塑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