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网 - 雕塑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雕塑艺术 | 雕塑资讯 | 工艺技术 | 政策法规 | 古董资讯 | 古董收藏 | 今日宝贝 | 拍卖资讯 | 中国雕塑史 | 国内雕塑作品欣赏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雕塑资讯 > 雕塑是地方文化的升华不是多余点缀
T.biz | 商业搜索

雕塑是地方文化的升华不是多余点缀

信息来源:ioroo.com   时间: 2013-12-16  浏览次数:340

    由新快报、新快报书画院与亚洲现代雕塑家(中国)协会主办,东方文德协办的亚洲雕塑新势力巡展暨“跨界语境下的亚洲雕塑”文化沙龙于12月8日在万木草堂如期举行,在东方文德艺术品交易中心力推文德商圈与世界艺术接轨的环境下,“跨界”的沙龙一开始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议。随后,沙龙由著名公共学者李公明、资深媒体人王巍与亚洲雕塑家(中国)协会会长曾振伟、秘书长胡杰风以及雕塑艺术家许玉玲、张永强等不同文化领域的学者与艺术家对“跨界”“雕塑”“公共雕塑现状”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国内公共雕塑‘工程味’太重,归咎原因除了部分艺术家的急功近利之外,艺术的教育体制也难辞其咎。”——曾振伟

  “国内公共雕塑在权力与商业共同主宰的现实底下,难出精品。”——李公明

  “雕塑应该跟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互相衬托。它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升华,而不是简单的‘多余空间’的点缀。”——王巍

  谈“跨界”

  王巍:跨界雕塑要有思想性王巍认为,一件跨界的雕塑作品,首先要有专业技法上的水平;第二,必须具有思想性。它不是简单的人物还原,或者不同文化符号的拼凑,而是通过雕塑的艺术语言深刻地反映某一种深层的思想,思想越深越高,作品就越好。

  第三,跨界的动机一定要明确。只有当某一种手段无法满足艺术家的艺术表现的时候,才会选择跨界,选择其他材料和手段去表现。例如日本的村上隆、草间弥生,他们都是因为当单一的二维绘画无法满足艺术表现的时候,才选择做装置、雕塑,甚至与国际名牌合作,创造艺术衍生品。

  曾振伟:跨界应该是专业的跨越

  曾振伟说,真正意义上的跨界,应该是一种专业的跨越。一个艺术家已经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取得了相当的成就,然后再去从事另一个专业的工作,并且把两种工作所具备的文化内涵互相糅合,互相提炼,从而创作推出具有社会审美水平的发展的作品。

  例如一个成功的建筑师,同时从事雕塑,或者反过来。那么,这两种都是体现空间感的领域必定会互相影响,这样创作出来的雕塑或者设计出来的建筑,就与众不同。我们可以回头看看美术史,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琪罗,很多人只记得他是个雕塑家,可是,不要忘记,他是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主要设计者,还有影响世界的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李公明:为了改造生活才跨界

  李公明认为,真正的跨界不仅仅是艺术家职业身份、作品媒介、艺术题材的跨界,而是艺术能够与社会学的一种结合,通过与社会问题紧密结合在一块,为了改造生活,这才是真正的跨界。那么,跨界的雕塑作品,就是以多种角度、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多种途径介入问题和解决问题。

  谈公共性

  王巍:雕塑不是“多余空间”的点缀王巍认为,雕塑不能有割裂感。不管是形式的割裂,还是价值观的割裂。目前我们在国内所看到的公共空间所呈现的雕塑,甚至只看到两大类:一类是歌功颂德,为地方政绩宣传服务的;第二类就是房地产开发商的项目点缀性的雕塑。但无论是哪一种,无法逃避的就是“工程味”太重。雕塑应该跟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互相衬托。它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升华,而不是简单的“多余空间”的点缀。李公明:雕塑要能引入共同诉求李公明说,雕塑要介入公共空间,应该是跟社区的生活紧密结合。比如说通过社会调查或与当地居民的共同研究,深入了解他们生活里面的一些共同的诉求,例如一种价值上的诉求,一种情感上的诉求,或者环境的改善、社区绿化,以及文化生活、教育、医疗等等。这样的公共雕塑,才算成功地介入公共生活,并且能够起到一种公民生活的建构性的作用。

  谈“新势力”

  王巍:从新势力中引发创新思考王巍说,新势力、跨界,与作为中国近现代革新思想的发源地万木草堂三者,其实有着不谋而合的地方。今天在这里讨论“跨界”不但是对历史先贤的一种敬畏与呼应,更是对日后文化艺术发展的一种启示与期盼。我相信,这次的“新势力”指的并不是说参展艺术家就是一股怎样的力量,而是从他们的身上,从他们所思考的问题上,引发我们对创新思想的思考。曾振伟:艺术家要具有“文化自觉”

  曾振伟说,这里说的“新势力”是相对现有教育体制下的艺术家而言,他们经过近十年的教育改革、扩招,甚至被误导进入了艺术类高校进行学习,首先可能大部分艺术家在“重艺轻文”的考学中,就已经显得“先天不足”。而在专业设置高度细化的高校里面,又缺乏综合的文化培养,导致大部分艺术家是缺乏“跨界”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我们一方面呼吁有关部门重视艺术类高校的文化培养,另一方面,也希望有更多的艺术家能具有“文化自觉”,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跨界雕塑”。

  谈作品

  曾振伟:很多公共雕塑都是工程产物曾振伟称,国内很多公共空间的雕塑作品,都是“工程”任务的产物,或者商品交易的产物。不少雕塑家拿了钱就基本不管了。至于雕塑对周边社区文化层面上的影响和创作一件公共雕塑应该怎样表达文化渲染力、感染力,这些方面严重缺乏考虑。

  李公明:需要与公共生活紧密结合李公明说,广州还缺乏把公共艺术、公共雕塑跟公共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的观念。或者我们首先不要考虑如何做好作品,而是要考虑如何把原来公共空间已经有的一些太糟糕的雕塑清除掉。

  近年仍然还有不少沿用了过去的审美价值,一些高大全的纪念形象。另外一种就是城市文化建设里的雕塑往往带有装饰性的、点缀性,而且用政府的公共开销来支出。例如说“这里要立多少个名人雕塑,那里又要弄一个什么大型的雕塑等。”这就远远谈不上说有什么好的作品出现。

  记者手记

  雕塑该如何“跨界”

  改革开放初期,雕塑家潘鹤提出“雕塑走向室外”之后,雕塑在中国从此便成为了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了在众多艺术品当中,与民众生活最为亲近的艺术门类之一。

  这样的一种艺术门类,它似乎具有了与其他艺术品不一样的社会责任。因此,面对多元发展的社会,似乎雕塑确实无法逃避“跨界”的宿命,但到底应该是“媒材的跨界”,“专业的跨界”还是“学科的跨界”,看似并不是唯一的,因为贯穿始终的,就是文化、思想与责任,这也是作为一名伟大的艺术家,所需要具备的。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雕塑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