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网 - 雕塑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雕塑艺术 | 雕塑资讯 | 工艺技术 | 政策法规 | 古董资讯 | 古董收藏 | 今日宝贝 | 拍卖资讯 | 中国雕塑史 | 国内雕塑作品欣赏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雕塑艺术 > 年轻艺术家寻求科技对雕塑的突破
4.biz | 商业搜索

年轻艺术家寻求科技对雕塑的突破

信息来源:ioroo.com   时间: 2014-01-13  浏览次数:417

       ▲雕塑家张永见的作品《利刃系列》,是一些切割、打磨、抛光过的太湖石、假山石、动物的骨头。

    姜杰作品《向前进·向前进》,选自2013年3月至4月在广东美术馆展出的“雕塑2012——三官殿1号艺术展广州巡展”。这件作品占据了整整一座展厅,入门处是一件采访影像,主体部分是一件由用过的芭蕾舞鞋组装成的巨大装置,作为补充,墙面上还有一排录像。批评家们说,这件作品彰显了姜杰女性雕塑家独特的视觉和感受,孤独、唯美、脆弱又温暖,将对身体和生命问题注入在作品的思考当中。

    1月10日上午,第八届AAC艺术中国雕塑年度论坛暨“年度艺术家雕塑类”小组初评评选在北京798雅昌艺术中心举行。

    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是一项对每个年度艺术家、艺术事件及艺术市场等进行年度性总结与评选。评论家们提出了“微叙事”、“数字技术”、“城市互动”等关键词作为他们在2013年中国雕塑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与动向。

    论坛之后,本次年度艺术家雕塑组组长、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就2013年度雕塑界的不足之处作出总结、反思。

孙振华认为,2013年对雕塑学术性探索和公共性传播方面有所欠缺,“特别是专题性、研究性的展览显得不够。理论研究显得比较薄弱,怎样面对一些国际前沿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这是2013年来看值得要改进的地方。目前展览里还是有一些公共性不足的地方,一方面我们做的展览没有很好地推广和宣传,另外展览作品本身跟老百姓的生活和中国现实缺乏关联”。

    本次年度艺术家雕塑组组长由孙振华担任,邀请冯原、何桂彦、冀少峰、吕品昌、刘礼宾、宋伟光、唐尧、翁剑青、殷双喜等共十位嘉宾担任初评评委,对于2013年度雕塑艺术的创作进行评选。

    在初评开始之前,十位嘉宾围绕“回望2013,年度中国雕塑最值得关注的动向”主题展开讨论,回顾2013年的雕塑艺术创作的现象、展览、人物、事件,对当下的雕塑艺术进行学术梳理与反思。

    热点1:2013仍然是雕塑突破边界的年度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博士刘礼宾观察近年来的雕塑创作之后认为,对雕塑本体语言的深入研究是雕塑独立生命力的体现与显著趋势。

    他说:“开始我觉得雕塑界受到装置冲击比较大,我就特别想把雕塑转化为当代艺术。这两年我反而慢慢又保守了,我希望雕塑本体的东西多做一点。后来看到美院的一个展览,还有常青画廊做的雕塑展,雕塑作为传统语言从形体出发,确实和装置有不同之处,雕塑家做的装置和一般艺术家做的装置是不一样的,本身有一个雕塑语言的在场。现在特别需要守住本体以后自发衍发的可能性。”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2013年仍然是突破边界的年度,最活跃的活动出现在跨界、突破边界的展览,包括公共艺术、当代艺术。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冯原认为,雕塑以传统画种和艺术分类来说有一个边界和内核的问题,近年来,年轻艺术家在寻求科技对雕塑的突破。“雕塑和当代艺术之间的边界越来越不容易划分,这个结果导致年轻艺术家正在寻求科技对雕塑的突破,包括数字技术、声音技术各方面的技术。在大同双年展,上海的一些展览也看到,你无法区分什么叫雕塑,他们做了很多声音装置、新媒体装置,但那同样也是雕塑,他们已经超越了这个领域。不管原来的核心如何,很可能边界被磨灭了。这是我们从作品上观察到的”。

    热点2:雕塑如何更多走向城市和公共空间

雕塑如何更多走向城市、走向公共空间是现场讨论的另一个热点。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在发言中提到,随着全国城镇化战略的推出,中国城市发展迎来新一轮的机遇。为了避免城市化千篇一律,使城市发展更有文明、更有文化,艺术的介入是必然的,“所以我认为中国的雕塑面临着大的历史转型,从城市雕塑向城市公共艺术转型,这一  点雕塑界在2013年通过许多的研讨已经有了一些共识”。

    “走向城市跟城市发生互动是今年‘大同双年展’很重要的主题和组成部分。深圳的‘自变’展览和社会的互动,这些跟城市公共空间都有关系,这个关系是2013年特别值得注意的动向。”孙振华也这样认为。

    “比如最近深圳雕塑院在广场上做的雕塑,对工业对人类经济产生正面效应的同时、又对生态和整个城市的发展有一种威胁这种主题的表达、制作都是很有创意的。电子垃圾是这种表达的一个载体,这里边是一种对科学技术的警惕和批判。”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翁剑青认为,“另外,我提倡短期展览,短期性是非纪念性的雕塑对当下不断发生的问题,不断变化的问题有一种很好的揭示和诉说,让雕塑艺术和当下生活发生更为密切、更为敏感的关系。还有要提倡互动,不是说把雕塑放在那里搞宏大的展览,而是要通过社会资源,真正为市民文化、为城市多样精彩的生活,为社会文化和社会价值判断提供一种有意的价值。这方面深圳的这个展览做得很好。参观者来了之后,展方志愿者就来问大家希望这些雕塑放在城市的哪里?艺术家一个一个跟观众讲为什么创作这件雕塑,讲他的展览动机、想说什么,虽然展览会有媒体的报道,但是由艺术家面对面一对一的公众解读,这种做法更加讲究艺术和社会的互动,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必要的解读”。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冯原认为公共性依托于制度创新。他说:“从观念和创新角度来说雕塑更加偏向于当代艺术,城市和雕塑的关系公共艺术正在取代传统艺术。这意味着今天的制度创新更多是需要解决公众资源和民间资源如何在城市领域中对文化和艺术方面的介入公正性的问题,这一切都是有赖于在制度创新方面作出探索。雕塑从内部角度在扩充领地或者不断用新的语言当代艺术化,在城市角度必须要在更大的层面上符合公正性的需求。”

    热点3:微叙事:这一年美术机构新变化

    与会评论家们观察到,在最近的一年中,美术机构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美协雕塑艺委会做的活动开始突破过去体制化的东西,引入当代艺术的机制、国际化的惯例;社会力量如雅昌、华侨城做的一些文化活动、雕塑活动对本年度的雕塑艺术的推动很大。

    “微叙事”也成为一个显著的趋势。这不仅表现为雕塑家们的观察角度更微小细致,也表现为展览的短期灵活,和理论研究的角度细化。四川美院美术学系副教授何桂彦说:“去年我有幸参于大同雕塑双年展,我也提出了几个小的角度:观看与凝视、叙事与景观、剧场。我想在当代雕塑展览方面怎么还可以从一个非常小的角度进入、推进,把它理论化,对于这个领域和今后的创作研究来讲也是非常好的事情。”

    在本次评审过程中,专家们还提出了雕塑标准的问题。孙振华说,“今天说的雕塑是几个阵营和格局同时存在的,比如官方体系、学院体系、当代部分。当代部分又可以分为跟学院结合的一部分艺术家,还有一部分是独立艺术机构代理合作的创作艺术家,再有今天雕塑当中还有一个跟公共艺术结合的雕塑,这四个板块实际上都在我们的名单当中。2013年总体的感觉,这三个领域其实都特别活跃,官方很活跃,他们有强大的国家资源;学院力量去年尤其是对于青年学生的几个评奖也是特别活跃;当代雕塑领域也是非常活跃。现在的问题是,多元化的状态中,艺术中国的评奖倡导一个什么样的导向?在官方、学院、当代艺术不同板块之中如何确立自己的价值渠道。”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雕塑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