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已于2014年3月2日下午召开,这也意味着今年的“两会”进程全面正式启动。这些公共艺术形式本身往往与人类历史回顾、环境改造、社群生活建设、精神性生活的更新等重大生活内容紧密相关,实现着“艺术在生活之中”的伟大梦想。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已于2014年3月2日下午召开,这也意味着今年的“两会”进程全面正式启动。今年的会议中,艺术界的委员们会发出怎样的声音?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席的吴为山在此次会议中就提出“城市雕塑该立法了”的呼声。
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的《孙中山像》到去年引起几度热潮的“大黄鸭”,从城市中各色大型城市雕塑到地铁、公交、机场等公共交通场所的壁画与展示板、再到购物商场的艺术展览,作品与空间的融合使得艺术“走出”美术馆,越来越“走进”公众视野,同时也存在着重重问题。
公共雕塑发展迅猛 制度规范却缓慢爬行
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网络、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与热议。
吴为山认为:“一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是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城市雕塑是其重要的元素,它往往是城市精神、城市灵魂的符号与象征。它的非实用性决定了其应有的纯粹以及应当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也正因为公共空间的非私人性,造成它与艺术家创作的室内雕塑具有很大差异。而公共空间里的雕塑往往体量庞大,使人们在感官上无法回避。而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雕塑,也不再仅仅是早期伟人雕像的单一呈现样式,越来越多艺术形式与语言正在融入大众。
有数据表明,近年来公共艺术在中国发展势头异常迅猛。2009年,据中国雕塑院的普查统计表明,在全国661个城市,已立起6万多件雕塑中,有81%是近30年来所创作。但公共艺术的体制建设与制度规范发展却缓慢爬行。这也使得近几年网络及媒体上频频曝光“雷人”雕塑事件。例如,曾被热议的河南偃师龙华欢乐园的“大背头弥勒佛”、郑州尚未完工就被拆除的“宋庆龄”雕塑、乌鲁木齐的“飞天女神”、 四川安岳的“柠檬仙女”、,以及2008年因官员不喜欢杨柳青年画被拆的天津新航站楼主题雕塑“飞翔”等等,诸如此类以迎合“个人兴趣”的粗制滥造雕塑不在少数。
吴为山在提案中表示:“有的是放大的玩具模型或是巨大的工艺品,最终成为搁置于城市空间的摆件。误把模仿西方城市雕塑和流行艺术所营建的西洋景当成世界性,错将表现古代生活情境雕塑而营建的“明清一条街”当作继承传统。因此,罗马立柱、裸体雕塑在小区里立起来了。戴瓜皮帽,拉黄包车的雕塑在街上‘跑来了’。简单的商业功利和政治口号催生了大量不锈钢球‘升’向天空。几根柱子撑起一只球,名曰‘开发区大有希望’,几束浪花托起一只球,名曰‘长江明珠’,几只手支起一只球,名曰‘托起明天的太阳’。东西南北中城市和乡镇处处托球。近三十年来,全国有近20万只球升起来了。这种滑稽的社会文化现象全世界罕见。文化是各个时期的历史积累,好的城市雕塑具有相对的永恒性,而短效功利引领下的廉价的、雷同的建筑,正如舞台背景,昙花一现。”
并指出目前公共雕塑整体面临着:思想精神取向不明确;艺术性不高,创造性不够,相互模仿,题材形式雷同;工艺与工程制作粗糙;作品与城市社会文化历史空间、心理空间、精神空间缺少内在联系,与建筑空间不协调;建立和拆除城市雕塑的随意向强,缺少将雕塑纳入城市建设的具体规划之中;根本问题是没有立法等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与改善。
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研究中心主任殷双喜也曾指出目前城市雕塑与其他公共艺术在中国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众对公共艺术水准的判断。艺术家在雕塑的艺术形式上有很多超前的、独到的思考,但不是所有的公众都具有欣赏能力,超前的、另类的艺术形式常常会令他们感到茫然、困惑和不安,这是对公众审美的一种挑战;另一方面,大多数城市雕塑作品是“塞”给公众的,公众完全是被动接受。“被塞给”是公共艺术今天面临的最大问题。
雕塑走向公共成为必然趋势
而在上周刚刚举行的第八届AAC艺术中国雕塑组的初评现场,我们也听到众多专家对于雕塑与公共艺术探讨的声音。随着全国城镇化战略的推出,中央专门开了“中央城镇化会议”,中国城市发展迎来新一轮的一个机遇,不再是像人想象的单靠依托房地产拉动GDP增长,而是要更加文明、更加舒适的生活、发展的是中小城市。为了避免城市化千篇一律,使城市发展更有文明、更有文化,艺术的介入慢慢被认为是必然的。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殷双喜在发言中提到,2013年青年雕塑家展出的成长是一系列重要展览,十大美院雕塑系对青年人不遗余力的扶持,雕塑协会对青年计划不断的推广,这是中国雕塑界未来发展的希望。这种储备、学术的状态,我认为许多青年雕塑家学术发展的水准在某些意义上已经超过了中国雕塑家,当然不是全部,这一点特别可喜。一个专业的发展重要的是看青年人,就像中国足球,这一点是中国雕塑界有识之士一致的看法,出于公心,都是做奉献。过去不可能想象一个雕塑系的学生本科毕业生办展览系里会给他们办展览、出画册,现在几大美院都在做,这是别的艺术系很难这么做的。当然青年策展人也在成长,雕塑界的策展人、理论家越来越多,这让油画学会的会长都感到非常羡慕。
第二,公共艺术的发展。随着全国城镇化战略的推出,中央专门开了“中央城镇化会议”,中国城市发展迎来新一轮的一个机遇,这个不是像人想象的再盖一个房子,而是要更加文明、更加舒适的生活、发展的是中小城市。为了避免城市化千篇一律,使城市发展更有文明、更有文化,艺术的介入是必然的,所以我认为中国的雕塑面临着大的历史转型,从城市雕塑向城市公共艺术转型,这一点雕塑界在2013年通过许多的研讨已经有了一些共识。所以像大学生跟城市的结合、对废旧工厂的材料利用都是迈出了第一步,他们现在是集中式的创作,将来就会为城市发展而创作。中国雕塑向公共艺术转型有很好的历史意义。
“现在我们要重新考虑城市和艺术之间的关系,节点是‘中央城镇工作化会议’,其中提出要让居民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这些话都具有强大的暗示性,使得我们对城市文明的关系进行反思。”在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冯原看来,这样的反思急需制度的创新,“从观念和创新角度来说雕塑更加偏向于当代艺术,城市和雕塑的关系,公共艺术正在取代传统艺术。意味着今天的制度创新更多是需要解决公众资源和民间资源如何在城市领域中对文化和艺术方面的介入公正性的问题,这一切都是有赖于在制度创新方面作出探索。雕塑从内部角度在扩充领地或者不断用新的语言当代艺术化,在城市角度必须要在更大的层面上符合公正性的需求。”
公共艺术如何规范和建立制度
近年来,中国公共艺术在题材的开拓、与社会生活和环境改造的结合等方面的确已经出现新的发展趋势。从城市雕塑向城市公共艺术转型的趋势也有所凸显,雕塑如何更多走向城市与公共空间成为大家的关注热点。目前公共艺术,特别是在城市雕塑方面,可以说已无“标准”。 各城市的公共艺术在管理机构分工、城市的文化定位、空间布局、时间安排等多方面不明确,以及对资金投入的合理财政预算,使得目前国内公共艺术大多数全凭个人喜好“说话”。
吴为山谈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中宣部批准,全国城雕委曾下发《纪念性雕像参考名单》。但近二十年,随意性较大,塑什么人,塑多大尺度,塑成后安放于什么地方都已经没有标准了。以至于一个地方性的名人,甚至有争议的历史名人被塑成十几米或几十米高,一些不适合的地点建立了毫不相干的人物塑像。由于没有规范的评审制度,艺术水平低下,雕塑歪曲和丑化了领袖人物和杰出名人。这些雕塑绝大多数出自非专业人士之手。只要注册办一个雕塑公司、景观公司,就可以承接城市雕塑。据有关统计,不少省会城市竟然有上百个雕塑类公司,恶性竞争。乡镇不锈钢企业成批生产各种不同规格和造型的“定型”产品,低价出售,造成低劣城市雕塑的泛滥。”
公共艺术的建造中的委托制度、选拔制度、招标制度往往存在不公开、不透明的问题。殷双喜就曾表示:“公共艺术的发展,有赖于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对话,需要搭建协商的平台和活动的空间,更要有一定的制度和形式加以体现和保证,并不断深入地完善和细化。从公共教育的角度来看,哪怕公众艺术水平不高,也必须让他们参与。在某种程度上,媒体是属于民意的代表,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公共艺术的建设中,引导公众对于公共艺术的欣赏和理解,参与监督艺术家创作。”
如何在问题重重的公共艺术上,建立有效地规范制度。吴为山在提案中就城市雕塑提出需要立法,并健全组织机构;在雕塑空间的规划方面,建设部门要发挥好专家的集体作用,实施“规划先行”;对重大历史题材、重要历史人物、超大型雕塑、投资量大的雕塑项目和重要场馆、城市重要节点的雕塑要建立规划报批、评审制度;对宗教题材的作品尺度和安放地点要有合理的规划与规定;对历史人物和当代人物的纪念雕塑要列出参考名单,由有关部门下发文件予以规定等十三个方面提出倡议。
而随着城市人文发展需要,公共艺术的功能也早已突破公共空间装饰、美化等单一维度,成为介入与塑造公共社群生活的重要力量。在公共艺术建设反面,我们不妨学习西方诸多优秀案例,例如委内瑞拉的提乌纳堡垒文化公园、巴勒斯坦山地的“乌鸦巢”、纽约空中步道公园等等。
广州美术学院李公明教授也曾表示,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与社区管理者共同认识到,这种介入与塑造的力量应该尖锐、深刻、独特,应该以当代艺术中最敏锐的精神气质和最富有建设性的社会目光介入中国问题,成为建设中国公民社会的重要力量。因此,公共艺术项目的策划必须基于对社区公共文化的调研,包括社区成员的生活状况与精神文化状况、审美诉求、对公共艺术产品的价值观与想象、愿景的全面了解。介入公共社群的当代公共艺术在题材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具有无比丰富的可能性,就如公共生活本身的无比丰富性一样。这些公共艺术形式本身往往与人类历史回顾、环境改造、社群生活建设、精神性生活的更新等重大生活内容紧密相关,实现着“艺术在生活之中”的伟大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