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网 - 雕塑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雕塑艺术 | 雕塑资讯 | 工艺技术 | 政策法规 | 古董资讯 | 古董收藏 | 今日宝贝 | 拍卖资讯 | 中国雕塑史 | 国内雕塑作品欣赏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雕塑艺术 > 艺术家上“两会”美术界发出“好声音”
U.biz | 商业搜索

艺术家上“两会”美术界发出“好声音”

信息来源:ioroo.com   时间: 2014-03-18  浏览次数:482

    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美术界的代表委员就艺术发展中的艺术教育、城市雕塑、当代美术海外推广、文物保护传承人保护、文化产业等问题展开提议。
    声音一:
    美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提案:今年“两会”,不少代表、委员关注到美术教育问题。全国政协委员、花鸟画家何水法,全国政协委员、沧州市国学院创办者何香久,全国政协委员、雕塑家李象群等在会议中都提到艺术教育应“从小”抓起,将美术教育更广泛地普及到中小学和幼儿园。素质教育改革应当加大对美术、艺术、音乐等“美学教育”的投入力度,让“美育”在基础教育中普遍化。此外,他们还提出调整美术升学考试中外语分值比重、美术类高考专业考试不再临摹照片。
    现状分析:教育是民生之基。然而在我国无论在哪一个城市,美术都是以“副科”的身份出现在基础教学中。这与国外的情况很不同。何水法指出,在意大利,即使是刚入学的儿童,也都知道达·芬奇与米开朗琪罗等意大利历史上的艺术巨匠。而在中国,知道达·芬奇同时代的中国画家如沈周、徐渭等的普通青少年少之又少。
    本地声音:现在辽宁的教育结构中,从幼儿园到中小学,教育的主线是知识教育,所谓的主科和副科分得非常清楚。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易罡表示,少儿美术教育相对缺乏的问题在辽宁日益凸显。他建议:艺术教育不仅需要加强基础教育,同时在课程教学方面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和创造性。
    声音二:
    城市雕塑应立法提高艺术性
    提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副主席、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委会主任吴为山建议,城市雕塑需要立法,健全组织机构;各级省市健全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参照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建构模式,由建设部门、文化部门共同组建;在雕塑空间的规划方面,建设部门发挥好专家的集体作用,实施“规划先行”;对重大历史题材、重要历史人物、超大型雕塑、投资量大的雕塑项目和重要场馆、城市重要节点的雕塑要建立规划报批、评审制度。

    现状分析:好的城市雕塑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化艺术名片,但目前全国公共艺术的体制建设与制度规范都相对不完善。这表现在城市雕塑思想精神不明确,艺术性不高,创造性不够,相互模仿等。记者查找近几年网络及媒体上频频曝光“雷人”雕塑事件发现。曾被热议的河南偃师龙华欢乐园的“大背头弥勒佛”等“个人兴趣”的粗制滥造雕塑不在少数。

    本地声音:在辽宁,城市雕塑大多是为记录沈阳的历史和工业文化,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雕塑系主任霍波洋表示,“在中国不同城市的雕塑水平参差不齐,沈阳作为省会城市来说,城市雕塑实在太少,缺乏艺术性。除大型雕塑的九一八纪念馆雕塑、中山广场人物群雕、铁西广场工业雕塑等个别比较具有城市标志性之外,很少有其他城市雕塑能让人印象深刻。”对此,霍波洋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城市雕塑的重视,组建城市雕塑团体,培养专业雕塑艺术家。

    声音三:
    当代美术海外推广需严格把关
    提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对当下艺术家频繁出国办展提出建议,“为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必要组织力量,整合资源,遴选一批水平高、分量足,具有权威性的优秀作品赴外展览,力争进入西方主流社会,切实提升中国美术的国际影响力。由政府出面,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扶持,相关部门进行配合。主要通过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精心策划,组织专家力量、遴选优秀作品,推动具有主流价值观取向的中国当代美术作品赴外展出。整体推出主流美术,发出主流声音。”
    现状分析:近年来当代艺术的海外推广不断,但长期性、系统性不足,未能实现常态化推广;缺乏有力的组织和资源整合力量;缺乏持续有效的推广途径和渠道;推广方式陈旧;深度合作项目较少,缺乏有针对性的深入专业研究和策划意识;缺乏有效的专项资金支持等。

    本地声音: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王易霓表示赞同吴长江的建议,此外,她还指出,辽宁艺术家海外交流缺乏专享资金支持。“辽宁美术家协会每年都会组织‘走进经典’出国写生活动,但由于无专项资金的支持画家们都是自费参与。政府若能对此扶持,相信辽宁会有更多的优秀艺术家在大的平台得到肯定。”

    声音四:

    加强保护文物以及传承人
    提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副主任李延声在提案《国家级文物在实施保护过程中应谨防“次生灾害”》中建议,加强对文物保护资金的监管,重视文物保护措施的监管。同时他还建议,对国家级传承人,国家财政应加大补助金额,并开展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和宣传工作。
    现状分析:近年珍贵文物被损毁或被遗弃的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不乏国家一、二级文物,文物保护工作形势严峻。目前被认定为国家级传承人1986位,其中已有150位去世,有不少人也年老体弱,面临传承断代甚至人亡艺绝的问题。不少地方存在着对非遗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因此加大对非遗传承人抢救性保护工作力度,非常必要,迫在眉睫。

    本地声音:据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介绍,沈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由国家财政每人每年补助2000元,但根据目前社会消费水平和非遗保护的需要,这个数字明显偏低。沈阳市虽然建立非文化遗产保护组织,每年也会为此拨出专款,但无法完全满足其发展。此外,沈阳还需发展新一代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和保护工作以外,艺术传承人传承场地的建设也十分需要。

    声音五:

    文化产业需严监重管
    提案: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薛亮就文化艺术产业用地审批及后续管理问题,在提案中提出建议:制定并尽快出台创建文化艺术产业园区评价标准体系,公布社会监督,实现文化惠民;严格文化产业评估考核指标,严监重管;在园区建设服务要素中,强调硬件条件:藏品数量、质量,建立专家库对藏品逐件认证,规定藏品保藏条件,规定藏品展示及非常设展览的场次数量、展示面积、展示条件等;在文化艺术产业园区的审批和监管过程中,由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行充分公示,并畅通举报渠道,做到全民管文化,文化惠民生。
    现状分析:近10年来,各式完全民营或有国资背景的博物馆、美术馆、文化艺术产业园纷纷兴建。由于文化产业园区的界定没有严格的分类标准,有的项目假借文化艺术之名,擅自改变用地形式,最终演变为事实上的房地产或其他商业项目,这种行为不断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议论。
    本地声音:在辽宁,私人构建的民营美术馆渐渐兴起,但记者走访发现,辽宁民营艺术馆挂个牌子并不难,但很少创出自己的品牌与特色。民营美术馆长期存在的经济亏损问题,使民营艺术馆不得不走向“多元化发展”的道路。“除举办、承办展览,另外场地的租赁、为画家提供画室、建立艺术课堂,吸引大家前来学习、进修,靠这些周边产业来维持运营。”一家民营美术馆经营者说。显然,民营美术馆没有严谨规划形成文化产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乱象丛生。目前需要政府更关注民营美术馆的运行质量,支持和引导在其艺术范围内的发展走向,充分发挥其功能。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雕塑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