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网 - 雕塑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雕塑艺术 | 雕塑资讯 | 工艺技术 | 政策法规 | 古董资讯 | 古董收藏 | 今日宝贝 | 拍卖资讯 | 中国雕塑史 | 国内雕塑作品欣赏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人才资讯 > “我是什么不重要,作品说明了身份”
F.biz | 商业搜索

“我是什么不重要,作品说明了身份”

信息来源:ioroo.com   时间: 2014-06-11  浏览次数:330

    20年前,艾敬一曲《我的1997》唱红全国,20年后,艾敬转型当代艺术家,而《我的1997》的内涵,则被轻描淡写成“那时唱的就是今天的"自由行"。但是,很多东西无法割裂,艾敬也很自知,在中华艺术宫日前开幕的“艾敬的爱”综合艺术巡展上,出现了很多类似于当年城市民谣的叙述性的新创作,比她刚进入当代艺术领域时的作品明显接地气多了。

  成张晓刚唯一“俗家弟子”

  上世纪90年代末,受唱片市场大幅萎缩的影响,艾敬的音乐事业受阻,困顿之余,她在世界各地寻找新的艺术灵感,同时,出现在北京艺术圈中,开始学画画。她拜的师傅是日后大红大紫的当代艺术界“四大天王”之一的张晓刚。

  张晓刚看到艾敬为新专辑《追月》手绘的封套时,觉得她很有艺术天赋,鼓励她自由地画,然后再教她一些绘画技巧。

  人们笑称艾敬是张晓刚唯一的“俗家弟子”,因为其他学生都有美院背景,只有艾敬毫无美术基础。但艾敬有种与生俱来的韧劲,加上天赋和才华,当年没什么乐理知识的她,就是通过对着录音机将随口哼出的旋律录下来,才成就了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民谣。这次展览上,就有张晓刚为女弟子画的一张涂鸦肖像,记录了这段师生缘。

  新世纪之初,艾敬在纽约的苏荷区沉下心来画画。苏荷区是全世界艺术家来美国寻梦的落脚点,孕育了不少艺术家,艾敬也就在这里一点点积攒自己的艺术梦想。

  随处可见音乐人底色

  唱片业不景气,导致有些音乐人开始作画,比如创作过《让世界充满爱》的郭峰,还有窦唯,以及唐朝乐队的丁武,但转型最彻底而且知名度最高的也就艾敬一个。

  艾敬不喜欢别人称自己是“跨界”,在她眼里,艺术没有界,“我是什么不重要,我做了哪些作品才重要,作品会说明我的身份。”

  果然,在艾敬的当代艺术创作里,随处可见她那颗音乐人的心。在这次艺术展开幕式上,艾敬邀请著名音乐人李寿全、张培仁、三宝作为制作力量,演出的乐手是鼓三儿、张永光、张岭、孔宏伟、Eiddie,加上担纲音响调音的金少刚团队,放在任何一张唱片里,都是超强的阵容。展厅墙面上一组艾敬各个年代出版的唱片封套展示,吸引了众多目光。

  艺术作品更接地气

  在本次展览中,艾敬全新的装置作品《艳粉街的故事》首次亮相。20年前,艾敬曾写过《艳粉街的故事》,在歌中叙述了她的童年、家乡和人生故事。而在这件装置作品中,30多年前的“北京牌”电视机机箱被掏空,里面是一个小女孩在老屋门前土墩上站着唱歌的场景雕塑

  那个当年在土墩上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的小女孩,后来把她的故事用民谣小清新的方式呈现,如今又用当代艺术的表现方式,让人再次体会到叙事表达在不同艺术样式里的力量,这样的表达方式,也让艾敬的当代艺术作品更接地气。

  展厅里最大的作品《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是艾敬因为母亲不断为其编织毛衣而获得的灵感。她发现这一代母亲大多喜欢编织毛衣,除了表达对子女的爱意,也表现了她们内心对色彩和节奏的感觉。于是艾敬发动母亲,带领近50名亲戚、朋友和邻居,采用家中废弃的旧毛衣、毛裤以及其他旧毛线,重新编织出一幅宽6米、长16米充满“love”字样的挂毯。

  而这个“love”也成了艾敬进入当代艺术领域以来的基本标志,展览中多件作品均以“love”命名,包括一件不锈钢雕塑“I

  love heavy metal”,再一次透露了艾敬音乐人的底色。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雕塑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