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网 - 雕塑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雕塑艺术 | 雕塑资讯 | 工艺技术 | 政策法规 | 古董资讯 | 古董收藏 | 今日宝贝 | 拍卖资讯 | 中国雕塑史 | 国内雕塑作品欣赏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中国雕塑史 > 第四节 两晋、南北朝时代雕塑家简介
9.biz | 商业搜索

第四节 两晋、南北朝时代雕塑家简介

信息来源:ioroo.com   时间: 2014-06-11  浏览次数:319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统治和阶级严格划分的历史时代中,雕塑、建筑和工艺制作者,同样被认为是“工匠”而刁;予重视,以致留名于美术史册者殊少。但这些无名者却不知付出了多少劳动代价,创造了卓越的艺术业绩。正是由于无名工匠们的创作实践,哺育和启发了一些社会地位高的知名雕刻家。中国历史上知名的雕塑家——东晋和南朝的戴逵及其子戴颐就是其中白勺代表人物。
  关于戴氏的历史,《晋书·隐逸传》:“戴逵,字安道,谯郡人也。少博学,好谈论,善属文,能鼓琴,工书画,其余巧艺靡不毕综。”但其所以能在美术史上留名,是与绘画有关的。戴逵原来是以画佛像著名,并且据画史记载,他是一个士大夫文人画家,而不是出身于劳动人民阶层的工匠。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戴逵“幼有巧慧,聪悟博学,儿时常以白瓦屑鸡卵汁和溲作小碑子……“为文而自镌之”。又说他“博学多才,好谈论,能鼓琴”。史载当代的贵族武陵王唏,有一次令人召他去为奏琴取乐,他当着使者将琴摔碎,说:  “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又“孝武帝时,以散骑常侍国子博士累征,辞以父疾,不就,郡县敦逼不已,乃逃于吴以避之”。这一方面说明他的艺术才能,另一方面说明他是不满于当代社会现实,并与上层统治者之间有着矛盾。
  由于戴逵最初长于人物肖像画,对于刻划人物形象能“匠心别运”,由此进而雕造佛像,经过了刻苦的钻研,终于获得了特殊的成就。据传说,他曾经雕刻过高达丈六的无量寿佛及菩萨木像,一切多按照仪轨(佛教造像尺度及部位比例的规定)。但作成后形神呆板,缺乏生气,难以令观众起敬仰之心。他为了想把这像雕好,决定向群众请教,特将雕像公开展出,自己偷坐于帷幔中,仔细倾听观众的批评,虚心采纳了意见,如此经过反复的修改,终于使雕像获得出色的成功。这说明他能拜群众为师,他的艺术创作智慧是从群众中来的。
  戴逵的长子戴勃,也是一个有名的画家。次子戴颐接传了他父亲“巧而慧”的雕塑衣钵,并且也对当时的现实不满,不愿与世俗合流。《宋书·隐逸传》:“戴颐字仲若……父逵、兄勃,并隐遁,有高名。……自汉世始有佛像,形制未工,逵特善其事,颐亦参焉。宋世子铸丈六铜像于瓦官寺,既成,面恨瘦,工人不能治,乃迎颐问之,颐曰;‘非面瘦,乃臂胛肥耳’,既错减臂胛,瘦患即除,无不叹服焉”。说明当时京都著名的瓦官寺新造大佛像,观众多认为是面部瘦削,以致不能表现出应有的庄严神貌,但按照造像的尺度比例,难以使面部改胖,请教于戴颐后,他能立即发现面瘦非问题的征结,削去过于宽肥的臂胛即可解决难题,他这种从整体看局部,能发现整体比例是否适称的造型基本法则,一抬手而点铁成金的敏锐观察力,在一千五、六百年前,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戴逵、戴颐父子,对于我国美术史上的贡献是很大的,尤以对于雕塑和绘画的创作准则,由于他们是两者兼长的,所以能将两者的特点——形体与色彩融合起来,成为一种完美的造型艺术表现形式,即我国雕塑中的“绘塑”(塑像加彩,也称“妆銮”)。中国佛教造像的“绘塑”遗作,现能见到的最早的实物,是敦煌、麦积山、炳灵寺等的十六国和北朝的佛教塑像,这些与戴氏父子近于同一时期的制作,想来多少也是受有一定影响的。因为戴氏父子的才能还是多方面的,凡石雕、木雕、泥塑、铜铸和夹营漆像,无不兼长,可以想见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各类塑像、雕像成就,都会直接或间接与他们有关。
  关于戴氏父子的生卒年代,只知戴逵卒于东晋太元二十一年(396),生年不详。其子戴顒生于太元三年,卒于宋元嘉十八年(378—441)。
在南北朝时代,继戴氏父子而成名的雕塑家,根据史料的记载①,尚有:
俞祐,亦称僧祐(445—518),南朝齐梁间人,以善雕巨大的石雕著称。曾因制作南明山(浙江剡县)宝相寺弥勒大龛像而得以留名后世。
  司马达,南朝梁国人,于梁武帝普通三年(522)东渡,曾将中国造像术介绍到日本,成为日本佛教造像的鼻祖,因而在日本雕塑史上特别著名。
  雷卑(480—?),南朝齐国名匠,据传说,他的雕塑技术为戴氏父子以后第一人。所作释迦像,受到当代学者沈约的欣赏,并为作造像铭。
  释法悦,南朝人,以善铸铜像著名。传说曾铸丈六铜像,技术甚高。
  陆定,北朝北魏海州人。长石雕,以造小型造像得名。
  蒋少游,北魏人、擅长雕刻装饰及建筑设计。
  李雅,北魏后期名匠,因制作河南嵩山少林寺十三尊像而留名。
  张岫,东魏人。遗作有武定四年(546)制作的“日光佛”,现存河南安阳宝山大留圣窟中。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雕塑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