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网 - 雕塑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雕塑艺术 | 雕塑资讯 | 工艺技术 | 政策法规 | 古董资讯 | 古董收藏 | 今日宝贝 | 拍卖资讯 | 中国雕塑史 | 国内雕塑作品欣赏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中国雕塑史 > 第二节 隋、唐雕塑艺术的重大发展
9.biz | 商业搜索

第二节 隋、唐雕塑艺术的重大发展

信息来源:ioroo.com   时间: 2014-06-12  浏览次数:319

    隋,唐时代雕塑艺术的发展,也和前代同样,是由于统治阶级为了显示帝王权威而雕制的陵前石雕和墓中随葬俑人,以及宗教偶像的广泛应用,才得以发展兴盛的。隋、唐,尤以唐代统治者,继秦、汉、南北朝之后,为自己大造陵墓,并在陵前广置石雕人马作为仪卫,仅唐代十八帝王陵墓前所雕石人石兽等,当不下数百件之多。所有这些雕像和为数更多的墓内俑人,绝大多数都是以现实为依据,运用写实手法雕塑出的,它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宗教造像方面,唐代不仅对于固有的道教予以提倡,即对于外来的其它宗教也不加限制,准许在中国建寺传教。因此,当时盛行于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一些国家的宗教,如景教、袄教,摩尼教等,在唐代都能得到传播,但流行最广的仍是注重形象宣传的佛教。佛教的雕塑造像,为了能使教义广布,信徒日增,就必须迎合当代社会,使造像趋向于世俗化。在唐代,有的佛教经典中译出的故事情节,仿佛就是当时世俗生活的写照。如最兴盛的净土宗,其内容是赞颂西方净土,即天国乐园的富丽豪华,实际正是对于现实中上层统治阶级享乐生活的歌颂。它不仅反映了统治阶级追求享受的贪婪心情,同时也符合于被压迫的劳苦大众为了希求解脱苦难,向往“极乐世界”的虚幻愿望。这就使唐代的佛教由禁欲的“出世”思想,走向世俗的“入世”境界。由于这种转变,不仅扩大了佛教造像的题材范围,更促进了中国佛教雕塑多方面反映现实,向世俗化的道路发展。
    在唐代,不仅是佛教,即道教和儒家也多利用造像来进行宣传,有的还以皇帝的雕像作为配侍。统治者为了夸大自己的权力,特封道教祖师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并令国内各地广建寺观,供奉老君造像。唐玄宗时,曾在京城太清官的老君像前,令名匠雕出皇帝本人的玉石雕像,使道教造像更加趋于世俗化。另外唐代统治者为了对人民进行思想统治,还塑造了道、儒、佛三教的各种偶像,并为之广建祠庙以资祭拜,因此建立祀祠之风,颇为盛行。从《旧唐书·狄仁杰传》“持节江南,毁吴、楚淫祠千七百余所,只留夏禹、吴太伯、季扎、伍员四祠”,可见当时祀祠之盛。传说唐代诗人陆龟蒙曾自建生祠,置塑像于祠中,后为好事者所毁,发现像腹藏其诗稿甚多。唐代塑像之风既如此兴盛,因而以“相匠”知名的雕塑家也很多。这样,就更促成了雕塑艺术的发展。
    唐代二百八十多年间,上自皇室贵族,下至官僚地主,对于厚葬之风较之前代更有所发展,虽然唐代帝陵迄今尚无一处开掘,但从唐陵前大量石雕像牲和一些贵族、官僚墓中动辄以千百计的陶塑俑人和鞍马从葬这一情况看来,可见唐代墓葬雕塑之盛是堪与宗教造像相匹美的。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遂促使唐代雕塑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道路。在表现形式上,所有的石雕、铜铸、木雕、泥塑、陶瓷塑以及夹苎、锤镍等等,唐代都已普遍盛行。史载:唐代的雕塑工艺技术非常发达,国家设立工部,管辖全国工匠,并设立将作监甄官署,掌琢石、陶土之事,供石磬、人、兽、碑、柱、瓶缶等器(《新唐书·百官志》)。由此当可训练出各类技术人材如石雕刻和陶塑工匠等等。由于各有专业,因而能展其所长。更加以在官府作坊中,奴隶性质的劳役制逐渐走向手工业工匠的工艺制,工匠们的积极性得到相应的发挥,再加上统治阶级的需要,雕塑艺术必然得到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五代十国,是唐末政权分裂以后一个短暂的局面,在为土大夫阶层所参预的绘画方面,由于统治者的爱好,部分地区,在原有的社会物质基础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雕塑却一直受到阶级歧视,认为是工匠技艺,不能登大雅之堂,在少数的画史、画传中,虽附有“塑作”或“妆銮”,但它仍是由于绘画的关系而侥幸列举。至对于其它石刻、木雕等,作者姓名能传留的更少。在雕刻方面,虽然五代也留下了部分较好的制作,但它基本上是继承了中,晚唐的余韵,很少有新的成就。这应是由于五代十国一直是分裂的局面所致。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雕塑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