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网 - 雕塑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雕塑艺术 | 雕塑资讯 | 工艺技术 | 政策法规 | 古董资讯 | 古董收藏 | 今日宝贝 | 拍卖资讯 | 中国雕塑史 | 国内雕塑作品欣赏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雕塑艺术 > 大吴泥塑:双手变风云
P.biz | 商业搜索

大吴泥塑:双手变风云

信息来源:ioroo.com   时间: 2014-06-19  浏览次数:428

    上海世博会“广东周”期间,潮州市大吴泥塑将到现场展演,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展示。大吴泥塑以普通田间土为原料,数百年来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齐名。在艺人双手的翻云覆雨间,一出出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便亮丽登场。

    ◎一两百年前大吴泥塑的鼎盛期,泥塑作坊遍及全村,几乎家家有作坊,人人会泥塑,村里泥塑艺人达400余人

    ◎如今,传统泥塑艺人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继续走传统贴塑之路还是迎合市场进行规模化生产,成为待解之题

    第一次接触大吴泥塑那一年,笔者只有五六岁,台上正演着木偶戏。今天想起来,旦末净丑的吟唱早已模糊,只有“啪”的一声,从戏台上不小心跌落的一个木偶令人记忆深刻。接着,表演木偶戏的人爬下戏台,捡起木偶,留下了掉在地上撞出裂纹的木偶头。在台下看戏的奶奶捡起来塞到我手里,原来是个眉目清秀的花旦,我立刻高兴无比。

    类似的陈年细节还有不少。记得小时候,每年的正月里,都要和大人到集市“请丁”(丁即潮汕俗称的土安仔,泥塑的一种),以求新的一年平安兴旺。

    泥塑的木偶头和“土安仔”,来自“中国三大泥塑之乡”之一的潮州市浮洋镇大吴村。有一批艺人以当地的“牛犟土”为原料,炼泥、捏塑、煅烧、着色,在双手的翻云覆雨间,一出出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便亮丽登场。

    潮州大吴泥塑,与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齐名。几百年间,这一传统技术历经繁华与炎凉,春夏和秋冬。在今天,它的绝代风华仍然得到无数人的激赏,遗憾的是,已经寥寥无几的老艺人守着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超技艺,却只能空叹后继无人。

    大吴泥塑的历史始自南宋末年,但因战乱,直到明朝中期,才得以初步繁荣。明代潮州盛行元宵赛花灯,制作花灯的艺人都要到大吴购买“纱灯头”(即制作纱灯的人物头像)。这些信息,我们从潮剧《陈三五娘》中可见一斑。

    真正繁荣发展并形成有特色的大吴泥塑,还是近200多年来的事。据资料显示,1736年至1911年为大吴泥塑鼎盛时期。这段时间大吴泥塑的生产规模、数量,远远超过当时全国最出名的江苏无锡惠山泥人和天津“泥人张”。

    那时,泥塑作坊遍及全村,几乎家家有作坊,人人会泥塑,泥塑艺人有400余人。当你走进大吴村,便可以随时随地看到这样动人的景象:村头巷尾、屋前厝后、树下路旁摆满了千姿百态、形象逼真的各种泥塑制品;每到傍晚,各家各户烧制泥塑的小窑炉白烟袅袅,晚霞与白烟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的图画……全村形成一个泥塑制品的自由贸易市场,来大吴采购“泥塑安仔”的商人络绎不绝,泥塑制品近销邻县近乡,远销东南亚各国,泥塑生产成为该村的主要经济支柱。

    随着经济发展,许多能工巧匠纷纷以个人作坊为单位创造出自己的“字号”。台湾吉特利美术馆珍藏了这一时期各“字号”的泥塑人偶作品约300余件。一大批才华卓著的泥塑艺人先后涌现,最突出的代表当推吴潘强(1838-1902),正是他的大胆创新,才开始使用“贴塑”技艺表现人物。当时,在众多艺人的努力下,堆、贴、塑技艺得到发展,品种日臻完善。“这种表现手法在雕塑艺术中是独一无二的,是大吴泥塑区别于其他任何雕塑的最大特色。先将土揉捻到韧性、水分恰到好处,捏塑时先塑身段,确定人物的动态,再安上四肢和头颅,最后把泥土压成片,给泥人‘穿’上衣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吴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吴光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曾经的繁荣,令今天的泥塑艺人向往。吴光让喜欢回忆父亲年轻时的从艺经历。“在我父亲那一代,泥塑还是个好营生,他做了三夜泥塑,就赚够娶老婆的钱。有一次,他给人做了‘一出’戏剧泥塑,足足换来三担稻谷。”吴光让告诉记者。

    这种状况只维持到解放前,随后,在破四旧和“文革”中,表现“封建思想”的大吴泥塑销声匿迹。辉煌与死寂对比鲜明,好比冬夏。

    受“文革”影响,家传的技艺也只能在夜里偷偷摸摸、断断续续地学,所以吴光让整整学了近10年。改革开放后,他重操祖业,但这时娶妻、生男、游神赛会、传统节日里的“请丁”习俗已经淡化,他做泥塑赚的钱还不够买烟和茶。“做泥塑很辛苦,我经常从早上8点做到晚上。像《金陵十二钗》这个作品,除构思外我做了半年才完成。《赵五娘上京寻夫》是我做过的作品中难度最大的,有四层贴塑,从早到晚整整做了5天,按一天8小时算,要做8天。”吴光让解释,因全部环节都是手工制作,程序繁复,成本高,他做的泥塑,一尊最少也要近1000元。所以普通消费者会望而却步。但因制作程序限制,他做的泥塑数量有限,价格也无法降低。作为国家级传承人,吴光让制作泥塑的收入也只能维持个人的生活。“1962年到1963年间,中国曾组织一批大吴泥塑艺人到新加坡创作,当时好的艺人只有十几个了。到上世纪70年代,好的艺人就没几个了。现在,硕果仅存的老艺人中,一位90多岁,年纪大了,做不了,一位70多岁,因为安度晚年,也不做了。接下来就是五六十岁的少数艺人。吴汉松是唯一一个擅长做木偶头、脸谱的,吴德祥擅长做大型雕塑。全村好的艺人也就这么几个了。”吴光让介绍。“在我小时候,学习泥塑技艺的人已经很少了。我也是自小受父亲和爷爷影响才接触泥塑。1997年我从广东陶瓷学校毕业后,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做泥塑。”吴光让的长子吴闻鑫是一名机关工作人员,泥塑只是他的副业。因为学习雕塑至少要五六年时间,其间几乎没有一点收入,学成后还要卖得出去才能勉强度日,年轻人和学徒一般都没有耐心坚持。

    用秋天来比喻今天的大吴泥塑,也许是恰当的,有丰收的征兆,却不知前路何在。

    从1990年开始,吴光让便带着泥贴塑作品开始到处参展竞赛。从旅游购物节旅游产品评比,到工艺美术精品大展,吴光让的泥贴塑获得众多金银铜奖。2009年6月,大吴泥塑成功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无疑为大吴泥塑的宣传加了一把火,“这两年连一些学校的课外读物中都有大吴泥塑的身影了!”吴闻鑫颇感宽慰。但这仍然停留在文化活动层面,真正让大吴泥塑“活”过来的力量还不清晰。吴光让也一直坚持着最传统的创作。

    吴德祥走的是另一条路子。他的泥塑工场和店面离吴光让的工作室不远,却结合现代化的方式,生产出大量产品,行销全国各地。

    吴德祥从小就接触泥塑,十七八岁时趁着在集体经营的泥塑厂里当学徒的机会,他开始学习各种泥塑品种的制作方法。让吴德祥受益最大的还是1976年在广东美术学院雕塑系进修的一年。当时他在村泥塑厂工作,正好每村有一个到美院进修的机会,吴德祥被挑中了。在学校里,他学了很多西洋和其他地方的雕塑技艺,特别是人体比例的研究对其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影响。

    上世纪80年代末,吴德祥开了自己的泥塑厂。“当时的泥塑是以寸来算钱的,越高越贵。为此,我便注重创作大型雕塑。”他指着照片告诉记者,“大概在1985年前后,我和其他4人做了韩文公祠的这几尊雕塑,做了4天,赚了400元。后来我还参与创作了潮州开元寺佛像的制作。从这以后就经常有人上门找我雕塑佛像和人物。”吴德祥的厂以较大型泥塑为主,一到两米的很普遍,最高的有三四米。泥塑厂经济效益很好,每月少则赚几千元,多则几万元。

    因大型泥塑难以搬运和保存,吴德祥便引入了倒模技术。这条路经济效益要比传统的泥塑好得多,吴德祥也就继续走下去。“固守传统的东西很难赚钱,只有不断创新,顾客需要什么,我们便做什么,才能走得更远。”吴德祥并不拘泥于传统与创新哪种技艺艺术性更高这个问题。

    吴德祥的遗憾是没有竞争对手,并非他搞垄断,而是要做到他这样,不但得有高超的技艺,还得有经济实力。在当地,能雕塑出高质量、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大型泥塑者,也只有吴德祥。别看厂里生产出一件又一件作品,但这些几乎都是他们两父子做的。这也可以看出,吴德祥的规模化生产和市场营销虽然有效,却也不是一条人人可走的坦途。

    传承人口述

    吴光让:一生游弋泥偶之间

    吴光让,1948年出生,号光合,现为广东省潮州大吴泥塑第23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吴泥塑的代表性传承人。

    我自幼嗜好泥塑,艺承于父亲吴来树(号裕合),在其影响下,对大吴泥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处在缺衣少食的特殊历史时期,但一直持之以恒,时常不辞劳苦,来回徒步十多公里到枫溪走访名师,学习工艺美术知识和雕塑技法。在此期间,有幸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钟鸣的指导。后来多次和众多潮汕工艺美术师参加潮汕地区雕塑工作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游艺于泥偶之间。40余年来我临艺不缀,醉心于大吴传统泥塑、贴塑艺术之“镶手”、“着衣”、“彩饰”等一系列古老技法的创作,并传艺长子闻鑫、次子宏城。我最大的希望是继承历代先辈艺人的经验和心血,并尽量将其传授给年轻一代,使正宗的大吴泥塑不致失传和变样。

    (吴光让泥贴塑作品已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美术馆等单位收藏。他的《搜楼》荣获“第一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乡土奖’”金奖;《回书》荣获“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北京·2008)”金奖;《西厢记》荣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彩塑著名产地优秀作品展”金奖;“高级陶艺布娃娃”荣获中国旅游购物节天马银奖;大泥塑《钟馗踏马鬼》荣获“首届中国(吴川)‘吴川杯’泥塑艺术邀请赛专家组”铜奖。)

    ■解码大吴泥塑

    【炼泥】一直以来大吴泥塑用的都是大吴村西面一片田地的泥土,当地人称“牛犟土”。艺人把挖来的泥土用大木棍反复捶捣、搅匀,然后切成一块块,堆砌在屋檐下或储藏室中,并用湿布或塑料薄膜盖住,保持一定的湿度备用。

    【贴塑】

    贴塑是大吴泥塑区别于其它地方泥塑的最突出的特色。泥塑艺人吴光让说:“窍门就是要像裁衣服一样,剪出来要多大,衣服大概有多大,裁布料,再折衣纹,贴上去,才合适。”其过程是:先用棍棒滚泥团滚成薄片状,再以各式图案造型模具压出衣袍上的基本纹路,然后给泥人“穿衣”。   

    【烧坯】

    泥塑制造的工艺严格意义上说是低温陶塑,可以更好地保存泥塑手足、服饰等细节处部位,但其后果便是土质硬化程度不足,以致土胎部分松脆,加上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影响,泥塑作品保存相当不易,前代大师们的作品几乎没有完整的。

    【彩绘】

    大吴泥塑在烧制前不上彩,人物肌肤、脸谱、服饰和佩饰等完全直接在素烧过后的陶胎上另行彩绘。因为在泥坯上彩时,其吸水速度极快,笔笔皆不容有丝毫大意。它扎根于民间,既融会了潮州木雕、潮绣等民间工艺“喜用金彩”,也吸收了绘画传统着色“随类付彩”的特点。

    【人物】

    大吴泥塑的戏剧人物分六种:大斧批、文身、武景、臣景、文寸、脸谱。此类型泥塑的工和艺都有较高的价值。大吴艺人以其娴熟的创作技巧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抓住整个剧情某个特定的场面或人物亮相,点出了一出戏的主题,使人一眼就了解了整个戏的全貌。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雕塑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