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网 - 雕塑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雕塑艺术 | 雕塑资讯 | 工艺技术 | 政策法规 | 古董资讯 | 古董收藏 | 今日宝贝 | 拍卖资讯 | 中国雕塑史 | 国内雕塑作品欣赏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古董资讯 > 师者自选雕塑作品集”在杭州雕塑院品空间开幕
9.biz | 商业搜索

师者自选雕塑作品集”在杭州雕塑院品空间开幕

信息来源:ioroo.com   时间: 2021-07-30  浏览次数:6

在新中国的雕塑发展历程中,浙江是一个精彩纷呈的高地。11月28日,在一年新旧交替的时节,由中国雕塑学会、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润物无声——师者自选雕塑作品集”在杭州市雕塑院品空间开幕。浙江雕塑界的前辈、老先生、中国美院雕塑专业的四代人济济一堂,聚首论艺。<\/p>

<\/p>

开幕式现场<\/p>

此次浙江省雕塑家协会邀请了 8 位健在的老一辈雕塑艺术家,以自选作品的形式回顾浙江雕塑发展中的一段重要时刻。这不是对历史的总结,而是如师者的切切细语般展开对一段历史的回忆。这八位师者最小的年纪为 84 岁,按年龄的大小分别是:沈海驹、沈文强、王建武、潘锡柔、仲兆鼐、达榴生、傅维安、高照。<\/p>

<\/p>

开幕式现场<\/p>

<\/p>

浙江省雕塑家协会会长、杭州市雕塑院院长 林岗 致辞<\/p>

<\/p>

开幕式现场<\/p>

展览汇集了老一辈雕塑艺术家对艺术和人生的思考,有雕塑、有书画、有访谈,共展出作品近 151 件,展览现场,可见展出的不仅有雕塑家的雕塑作品,还有许多素描、速写、文稿等纸面作品,这些生活方方面面所凝聚成的一种立体的形象、思想与表达,展示出每位艺术家的深度及广度。有的作品的大小往往只在方寸间,如芥子纳须弥般,通过点点细碎的艺术创作痕迹,展现了一代人的傲骨与风貌。<\/p>

<\/p>

展览现场<\/p>

<\/p>

展览现场<\/p>

这是一个向老师致敬的展览,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在序言中说,“多少年过去,今天我们看当年的教师,他们仍然如同一首首朴素的诗,一曲曲悠扬的歌;一道道清彻的山涧,一枝枝挺拔的翠竹。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的老师仍然如同磐石,坚实而不动摇;他们和蔼可亲、平实质朴、淡泊名利、相忘江湖。但对于艺术,他们在坚守传承的同时勇于创新、不断进取。教学上更是身体力行、倾囊相授、尽心尽力,目的唯有‘传道、授业、解惑’ ……他们永远是我们的力量和榜样。”<\/p>

<\/p>

沈海驹 小稿 泥<\/p>

<\/p>

沈文强 鲁迅 玻璃钢<\/p>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骆献跃在开幕式致辞中说,展览给他带来很多感动,八位艺术家代表一个时代的中国雕塑艺术的高峰,他们以人民之心投入到雕塑艺术的传承与发扬,给后人留下来那个时代的精品。他们的艺术人生令人敬佩和尊敬。<\/p>

在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班陵生看来,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教育史,如同中国山水画的荒山复调,其历史形态是一种复调,一种多声部的和声,它是同时发生,内容相关却又相互区别,各自独立却又有机统一为一个整体形态。在这样的复调形态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到看到,它有三个历史脉络。一个脉络就是以林风眠、林文铮、李金发等现代主义者的脉络。如果说这个脉络呈现的是个体的自由,为艺术而人生的话,那在第二个脉络里,以彦涵、罗工柳等为代表的左翼群体里所追寻的则是解放,一种关乎将个体融入社会、民族的解放。然而,在今天,我们更不要忘了它的另一个声部,也即第三条脉络,也就是以潘天寿、黄宾虹等为代表的精研传统却不抱残守缺中国书画脉络。在这条脉络里,黄宾虹的那句“等待着和一切外来者握手’令人印象深刻,它充分体现出大气之象和主体性的姿态。这三条脉络互为参照,互为背景,它们连接在一起,显现出现代主义意识的历史画面。此次开幕的前一晚,班陵生老师特意先睹为快地来到展览现场,虽然看的是先生们的雕塑作品,但最为切身的感受却是映射在雕塑作品上的凝固时空感,主题日常,手法鲜活却让人感受到肃穆的历史场景。对他本人来说,是再一次体味,再一次学习。多年以来,先生们正如展览的主题所标识的,以润物无声,洛水细游的方式滋养后来者。<\/p>

<\/p>

王建武 野牛 电解铜<\/p>

<\/p>

王建武 动物写生 速写<\/p>

<\/p>

潘锡柔 播种 铜<\/p>

艺术家代表潘锡柔老师在开幕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是 1953 年正式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为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当时老师们就教导大家要起传承桥梁的作用。在落后的条件下经过几代人的传承,我们国家的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很快,他希望通过一代一代的努力,我们的文化事业有更高的国际地位,我们的雕塑事业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p>

<\/p>

仲兆鼐 牧牛 油泥<\/p>

<\/p>

达榴生 陆羽与大唐贡茶院 铸铜<\/p>

<\/p>

达榴生 习作头像 纸本素描<\/p>

展览准备期间去老先生们家走访的过程也是心灵学习的过程,杭州雕塑院院长林岗说,他在老先生们家里看到了他们平时积累的各种作品,比如仲兆鼐老师家里画了有几百张猫,沈海驹老师的小泥塑中蕴含着简明的大美 …… 因为对自然对生活的爱才会有那样的作品,他们对审美都是有追求的,正因为这种执着的追求造就了高超的艺术品质,这是我们要学习的。老先生们的品格有相同点,低调不张扬,以润物无声的态度,用火热的心和勤劳的双手来表达对世界的认识。<\/p>

<\/p>

傅维安 钟馗 铸铜<\/p>

<\/p>

高照 春风又绿江南岸 玻璃钢<\/p>

此次展览将浙江雕塑届的前辈、师者们请出来,一方面展示他们的作品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就是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再次面聆他们的教诲。在实施新时代文化浙江工程,书写“重要窗口”文化新篇章的重要时刻,通过相聚、畅谈与研讨,于传承中出新意,于繁荣中谋新局,发出浙江雕塑新时代的声音。<\/p>

<\/p>

研讨会<\/p>

开幕式结束后,还举办了与主题相关的研讨会。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1月28日。<\/p>

稿源来自:浙江新闻客户端<\/p>

原文作者:庄燕琳<\/p>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雕塑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