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是城市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它在传播精神文明和城市文化艺术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雕塑也代表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身为中国著名的书画之乡、民间艺术之乡的菏泽都有哪些城市雕塑呢?记者整理了一些菏泽市雕塑案例,和大家一起欣赏一下。
广福大街与中华路的黄牛雕像

黄牛在动物界是最为勤劳朴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牛的形象常被雕塑成各种造型,并赋予多种象征意义,体现了菏泽人民朴实忠厚、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精神。
菏泽市儿童公园
儿童公园1984年开始筹建,边建设边开放。1985年建成东大门。园内多植龙柏、雪松,主要设施有“希望”雕塑一座,仿古城墙一处,设有儿童乐场、曲形滑梯、马式转椅、荡船、荡秋千、转伞等玩具设施。
十二生肖里的雕像 简单但是很可爱





“希望”雕像,如今看起来也是充满了朝气与活力



菏泽市天香公园
天香公园是菏泽市一所集休闲、娱乐、游览、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型公园。西面北面与正在规划建设的菏泽赵王河公园相接,其繁华性、便民性、规划设计、造园艺术在菏泽堪称一流,无所比拟。







公园内的十二生肖雕像栩栩如生



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其所领导的黄巢起义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主要作品为《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菏泽市图书馆
菏泽市图书馆设计包括图书馆和胜利广场景观设计两大块,图书馆建筑造型像一本立体的书,建筑立面造型突出文化内涵,具有精致感。图书馆绿化系统设计尽量保留原有的古树名木,保留外围树林景观。2018年最终确定建设12座历史文化名人雕塑。

何思源,山东菏泽人,中国著名的教育家。
左丘明,籍为卫国左丘人(今菏泽市定陶马集镇左山一带),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

坐落在菏泽学院的两座雕塑


菏泽市环提公园
筑堤纪念园位于环堤公园的东南堤段,西至解放大街,东至牡丹路。长约1.4公里,宽150米。筑堤纪念园以明代护城堤的历史事件为时间轴,让人们记忆起这座保卫古城的百年大堤。历经沧桑变迁,护城堤见证了菏泽五百年的历史。

公元1522年(嘉靖元年),为了保护古城不受到洪水的侵袭,曹州知州沈韩在离城五里处筑防洪大堤,以防洪灾之患,今城呈外圆内方由此开始。

公元1546年(嘉靖二十四年)河决黄陵岗,水走赵王河,东南城堤被黄水吃掉,时知州组织人力奋战5昼夜筑堤护城,今东南城角缺角为此次决口所致。

公元1554年(嘉靖三十三年),曹州知州周鼎重新修筑州城及护城堤。

公元1569年(嘉靖四十八年),兖州分巡道徐鼎臣加固护城堤。

公元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由于大雨连绵,为防止大堤被雨水冲垮,曹州知州许恩于堤上植树万余棵,加固堤防。

公元1855年(清文宗咸丰五年),河决铜瓦厢,大水破西堤而入,又破北堤而出,城内损失严重,自此曹州被水20年之久,清末民初,居民在护城堤上植树,以加固城堤。

1949年,大堤上仅有零星的柳树,建国后,各级政府发动群众植树造林,并组织专人看管及维护。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政府的呼吁下,群众集体组织在城堤上植树。



护城堤历经了百年的风风雨雨,现在的环堤公园有了天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人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雕塑还原当年筑堤场景

“网红”打卡地大白熊
一座有特色的建筑就是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形象。城市建筑既是物质文化形态,也是精神文化形态。城市雕塑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任何一个城市,都需要将其城市建筑保护好,为后世所珍惜永存,只有这样才是传承了城市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