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4日下午,珠海《华章之作向海而兴》城市雕塑新闻发布会在珠海市华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召开,作品以雄壮有力、勤劳勇敢、勃勃生机的“渔夫”形象由雕塑艺术家吴恒子创作而成,并将于3月27日在市海滨公园揭幕。
本次发布会发布城市雕塑作品《向海而兴》总高为3.6米,其中包含鱼形和船型底座1米,像身2.6米,总重量二十余吨,用花岗岩石做底座,黄铜注铜做像身。作品以雄壮有力、勤劳勇敢、勃勃生机的“渔夫”形象由雕塑艺术家吴恒子创作而成,并将于3月27日在市海滨公园正式落成。“渔夫”雕像赤膊的上身肌肉线条清晰硬朗,下身着清凉宽松的粗布短裤,腰际的绑带和他茂盛飘逸的长发被爽朗的海风吹向一侧飞舞,正值青年样貌的他意气风发,右手执浆左手抬起眺望远方,望向光明的方向,带着期待与敢于乘风破浪的坚定神情。
《向海而兴》的创作背景意义深厚。作者吴恒子在接到邀请为珠海海滨公园设计创作一个雕塑时起,他便马上与家人开始展开研究、画图和试塑工作。据悉,创作初期,吴恒子便忆起往昔。生长于湖南邵阳的吴恒子,家中三代从艺,自幼追随爷爷吴苏章和父亲吴人豪两位大师学习书画雕塑,如今他已是擅长景观设计及人物雕塑的艺术家。在家庭纯艺氛围影响和20余年的从艺生涯中,用他本人的话说就是"从小耍泥巴到现在还在耍",在泥巴里,吴恒子"耍"出了多个优秀作品,代表作为书画作品《钟馗》,还有如北京奥运会金奖雕塑作品、唐国安、孙中山、康有为、钱学森、潘鹤等国家名人雕像,各个作品都展于全国各地并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好评。1990年他与珠海结缘,马上被这样一个浪漫、舒适的滨海之城吸引,并且被珠海"向海而生"、勤劳勇敢的精神文化打动,马上便选择举家迁居珠海,如今已经在珠海生活了32年。据他本人介绍,家父与“珠海渔女”雕塑作者中国著名艺术家潘鹤先生是好友,早年交往密切,让他对“珠海渔女”的创作与落成都深受鼓舞,便早早把“要为城市美容、为社会做出自身贡献”的想法埋于心胸。鉴于此,“渔夫”的形象落定。
经过3个月的设计创作,“渔夫”雕塑创作而成。在此过程中,作者曾为作品取名“向海而生”向珠海的渔民文化精神致敬,但是又认为此名不能完全体现心中“渔夫”的精神,而艺术家吴恒子时任珠海市华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简称"华章社工中心")美术美育部主任,在华章社工中心搭建的文化公益交流平台上与社会各届人士就作品进行积极交流,对“珠海渔女”所代表的珠海人民自古与海为伴、以海为生的历史认同的同时,又结合了珠海刚好处在海上丝路的战略要地,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时代意义,海洋开发、深蓝经济已成为我市立市之本,强市之路。今日的发布会上,澳门电影家协会会长、粤港澳大湾区中华戏曲协会主席蔡安安先生、资深记者、文化公益爱心人士任慧娟女士等发言嘉宾一再提到今天的珠海应该由“向海而生”向“向海而兴”转变。海洋不只是珠海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更是世界的资源。海洋变暖、海洋物种灭绝等世界性问题应该被引起高度警觉。珠海被赋予的新时代角色更应该主动积极地作出“海洋保护”的倡导行动。1982年落成的“珠海渔女”已经养育、守护了珠海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用明珠为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40年的期待,终于,充满阳刚之气的“渔夫”海上而归,他的回归不仅代表珠海必将走向兴旺更是代表向世界发出“海洋保护”的洪亮强音。为此,作品最终将“向海而生”更改为“向海而兴”。更名后的“渔夫”传递出了积极向上、敢于拼搏的时代精神,将以创新进取的姿态和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内核,傲立于珠海市海滨公园,与相隔不到300米的“珠海渔女”相呼应。
“渔女”是陪伴着珠海的生长,守护珠海的人民,面向北京;而《向海而兴》的落成可谓是“渔夫的归来”,勤劳勇敢的“渔夫”与美丽温婉的“渔女”阴阳相合,将共同见证珠海乃至大湾区的不断发展兴盛。
文字:罗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