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新闻网讯:从美轮美奂的开幕式, 到精彩纷呈的比赛, 北京冬奥会开赛至今,可谓一路燃情; 从少年英雄苏翊鸣、 谷爱凌, 到 “四朝元老” 徐梦桃、齐广璞的一飞冲天, 引爆了全中国的冰雪大狂欢。
如果说普通人看冬奥, 是看争金夺银、 竞速冲线; 作为雕塑家的章华, 则更关注运动员十年磨一剑的动作瞬间, 和充满力与美的刹那享受。

浸心创作《翱翔》
在张家口崇礼的冬奥冰雪小镇,一座滑雪少年腾空的16米高巨型雕塑昂然矗立,吸引着往来游客的目光;
在北京王府井, 《飞翔》 《心在飞翔》 《腾飞》 《翱翔》 《弹无虚发》5款造型各异的冰雪运动雕塑作品被列入冬奥会特许商品,供各国游客挑选。

雕塑 《翱翔》
这些作品的创作者是章华,一位国内为数不多以体育题材为主要创作对象的著名雕塑艺术家。在他的工作室,800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满了各式冬奥题材雕塑作品。张家口是他的故乡,北京是他的第二故乡。
2015年7月31日, 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章华激动地彻夜难眠。随后用一年的时间,浸心创作出雕塑作品 《翱翔》, 是对冬奥盛会在家乡举办的欣喜与渴望。 这件16米高的巨型雕塑就安放在冬奥小镇崇礼区半月广场上。
此后几年,章华把艺术创作重点全部放到了冬奥题材上,用讴歌冬奥的炽热情怀和创作灵感,来礼赞冬奥、倾情为冬奥奉献最好的创作成果。
展现力与美
“体育运动是艺术家的钟爱。”在章华眼里,登上奥运赛场的运动员们都是在台下十年磨剑,探索人类极限的顶尖高手。他们成千上万次的训练,只为赛场上那一刹那的动作。他们一生的心血,都在刹那间绽放。
奥运是雕塑家永恒的创作源泉。 “观看花样滑冰、自由滑雪这种冬奥项目,对我来说就是一种享受。” 章华说, 这些项目充分展现了运动员的风采和拼搏精神,也极致地展现了体育的力与美。 对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来说,是不竭的创作素材。

“在连续的瞬间变换的动态中,抓住运动员最有冲击力、最富感染力的精彩瞬间, 则是艺术家的功力。” 把运动员的精彩瞬间定格并保留下来,是雕塑家的使命。在很多作品的创作中,章华会不自觉地把肢体拉长。 人的肢体就这么长,但在艺术加工中可以适当夸张,表现人类追逐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和追求。
章华在创作冬奥系列的雕塑作品过程中,把体育健儿敢于拼搏永不言弃的奥林匹克精神,用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深化,贯穿于作品的飞驰、旋转、跳跃、翻腾。无论是健儿的空中亮相,还是男女选手的情感闪现,都定格于激越炫舞中的虽止尤动,凝聚着澎湃的张力和无尽的力量。
雕刻体育梦
章华深知中国人对奥运的热情。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 他的雕塑作品 《海风》 被选中, 并永久摆放在“鸟巢” 国家体育场和“水立方” 国家游泳中心之间。
他也深知北京和张家口人民对冬奥会的期待。 章华出生在康保县, 坝上的冬天很冷, 和小伙伴堆雪人、打雪仗,绑冰车、做雪板是他的童年记忆。这些童年记忆和冬季体育游戏,构成了他的早期作品。
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章华接到为崇礼冬奥冰雪小镇的半月广场创作一件雕塑作品的邀请后,他几乎没经过考虑就同意了。
《翱翔》这件作品中,滑板和山峰合为一体,一个滑雪少年张开双臂,雄鹰展翅般从高空飞下。章华说,这件作品的主角不只是冬奥运动员,也表现中国的滑雪爱好者,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表现中国人民的体育梦、冬奥梦。
这件作品高达16米,仅人物部分就高达8米。他回忆,将泥稿放大的过程就长达8个月。那8个月里,他每天在绑好木板的脚手架上爬上爬下挥汗如雨,但雕刻着中国人民的体育梦,十分充实。
1998年,章华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班后,辞去了在家乡安稳的工作,客居北京。通过漫长而不懈地努力,去追寻自己的雕塑艺术梦想。 章华现为中国当代著名雕塑家、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公共艺术委员会艺术顾问、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委员会会员,获全国城市雕塑创作设计资格证书0866。如今已在北京乃至在中国雕塑界,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始终满怀激情, 在刀刻斧凿中,追逐精神世界的远方,这就是章华的生活。(记者 郝莹玉)
编辑:李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