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网 - 雕塑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雕塑艺术 | 雕塑资讯 | 工艺技术 | 政策法规 | 古董资讯 | 古董收藏 | 今日宝贝 | 拍卖资讯 | 中国雕塑史 | 国内雕塑作品欣赏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雕塑术语术语
雕塑术语术语
[全部术语] [雕塑术语] [陶瓷术语] [玉雕术语]

术语内容
压地隐起
浮雕术语。北宋李诫《营造法式》有此语。类今之浅浮雕,浮雕主体突起甚少,各部位的高点不超出石面以上。有边框的雕饰面高点不超过边框的高度, 饰面可以是平面,亦可是多种形状。体在一个平面上,或有细微的弧面。
散点透视
雕塑术语。指浮雕视点的组织方式,并无焦点,而是有一群与浮雕面同样宽的分散的视点群。浮雕画面与视点群之间,是无数与画面垂直的平行视线,形成浮雕的每个部分都是平视的效果。若从一点看全幅,则不符合透视法,但是观众移动着去欣赏浮雕时,每个局部都似生活景象,这种透视法的浮雕,有利于充分表现人物及局部。龙门宾阳洞帝后礼佛图等,均用此法。由于画面的视点不是集中,而是分散到与画面等大面积,成为无数分散的视点,故名。
鸟瞰平视
雕塑术语。指两种透视法共存于一个画面的浮雕。这类浮雕的景物及建筑物,犹如从斜上方天空下望的鸟瞰景象,而每个人物,则又似平视。优点是既能表现出景物的相互关系,便于表达情节以及性格刻画,又能使观众看得真切。不少古代石雕及东阳木雕,都采用这种透视法。
透雕
雕塑艺术之一。按形式区分雕塑品种。一般指将底板镂空的浮雕,可从正面透过镂空处看到浮雕背面的景物。分为单面雕及双面雕两种,常用作门、窗、栏、杆、花坛雕饰以及用具装饰。多以金属作材料,铁花就是其中一种。在传统雕刻中,不少以竹、木、陶瓷作材料,木构建筑上的窗格及硬木家具或竹笔筒等,都有此类雕刻。
线雕
雕塑艺术之一。一般指以阴线或阳线作为造型手段的石、玉雕刻或青铜器纹样雕刻。骨器上线刻是原始社会雕刻的萌芽,是现存最早的雕刻品种。线刻石浮雕亦称:刻画,是介乎雕刻与绘画之间的品种,即石板为雕刻,拓片为画的造型艺术。由多种技法雕成起伏体积的雕刻品,即使大量使用线雕手段,也不能视为线雕作品。
石雕
亦称:刻,雕刻艺术之一。为我国五大雕塑传统(陶、木、石、铜、泥)的组成部分,是按材料分类之雕塑品种。古代大型石窟、摩崖、陵墓雕刻与建筑雕刻,绝大多数用石雕成,现仍保存大量的石窟 。秦代的石鲸鱼是巨大的石质雕刻,玉石雕刻则多为小型。常用的材料为大理石(汉白玉是其中之一)、青石、花岗石、砂石等。由于石的原材料得诸自然,且能长期保存,故石雕成为大型纪念性与装饰性雕刻的主要艺术品种。传统石雕,是以斧、锤、凿等作为工具,近代有采用甘油、火药及简单机械替代的。因石雕品种繁多,色泽纹理绚丽多彩,与天空地貌融为一体,材料质感和景物协调一致,如:山大佛,给人以崇高和美的享受。
汉白玉雕刻
石雕之一。按材料分类之雕塑品种。汉白玉亦称:大理石,色洁白,质地精密细致,宜于精雕细刻,为雕塑家喜用的石材。河北、四川等地均有出产,适于精雕细刻肖像和人物、动物、花纹等圆雕和浮雕, 既宜于室内仔细观赏, 也能在露天长久保存。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名作及北京天安门的华表、石狮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大浮雕,皆用汉白玉雕成。
砖雕
雕塑艺术之一。按材料分类之雕塑品种。一般指在烧制的砖块上,雕刻出图案纹样或生活形象的艺术。通常都选用质地细密的砖块作原材料,属硬质材料雕塑。我国传统的古砖雕多数作为砖木建筑物上的装饰,但在砖墓中也常出现。内容多为吉祥如意的图案或小说、戏文及民间传说的故事,而且还有不少描绘日常生活的各种人物形象,有部分属于小型室内外雕刻,朴素而有浓郁生活气息。
木雕
雕塑艺术之一。为我国五大雕塑传统(陶、木、石、铜、泥)的组成部分,是按材料分类之雕塑品种。常用的有楠木、樟木、柏木、黄杨、龙眼木、红木、梨木、杨木、桑树根及其他果木;一般构图都以圆形木周边宽度为限,以雕刻人物、山水、花卉、翎毛、楼台亭阁、动物水禽等室内小型题材作品为主。讲究刀法和风格,以及利用木料本身自然的特点去寻找材料内在的表现力,在表面的色泽、纹理、结构等微妙的变化中相形度势,因材施艺、 量形取材,加以斧凿,在艺术上有独特的趣味。我国有长期的木雕传统,如楚墓木雕及鲁班做木雕的传说等,而木构古建筑的各部位装饰,大量使用木雕配合,则是建筑雕刻的主要组成部分。室内的木雕也有大型的,主要用作宗教的偶像,雍和宫的巨型独木大佛及承德的粘拼木块制成的巨型观音像都是木雕名作。
泥塑
1.亦称:塑,雕塑艺术之一。为我国五大雕塑传统(陶、木、石、铜、泥 )的组成部分,是以按材料分类之雕塑品种。采用粘土、纤维 (麦秸、稻草、纸筋、棉花等)、河沙作为塑造主要材料。在塑造完成,阴干、打磨以后,再上粉底,然后在粉底上施彩绘。这类作品,主要是在庙宇及石窟之中。敦煌莫高窟及麦积山石窟的神佛塑像、 太原晋祠圣母殿侍女像等,均属此类名作。但无锡山泥人,天津的人张,俗称:人,各具风格,属于工艺美术品。2.雕塑术语。一般作为金属铸像、石膏像、水泥像、玻璃钢像、石雕像等不同雕塑品种的形象塑造与造型阶段,亦即创伤阶段。是制范的模子(犹如小说之定稿),各种材料复制的依据。
悬塑
雕塑艺术之一。是一种以架定位、上厚下薄、悬插在固定于墙上的预制木架之中的室内彩色泥塑。上身略为向外倾斜,重叠时下层的上身挡住上层的脚部,上下多层重叠则产生华丽的效果。常用于庙宇内制作千佛、千菩萨复杂背景的故事性彩塑,成为主像的陪衬。山西平原遥县双休寺菩萨殿内墙上的菩萨像就是衬托主像的一例。
影塑
雕塑艺术之一。为传统的彩塑浮雕,一般以胶泥、细砂和纤维(纸浆或棉花等)合成塑泥, 表面待泥塑完成干透后, 磨光上粉彩。分有骨架及无骨架两种。一般附属于崖壁或墙壁上。常作为主像的陪衬、内容的补充或形式上的装饰。通常上厚下薄,甚至上部接近圆雕的厚度,而整体总要经过压缩的艺术处理。但又不受比例压缩或分层次的限制,高低起伏,随心所欲, 多以附彩和背景混成一体。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至今还保存有千余年前的羽人和飞天的影塑。
漫塑
雕塑艺术之一。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一种雕塑。多取材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以夸张、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与变形及夸张的造型处理,表现为幽默和诙谐的形象,借以讽刺、表扬或批评某些人和事。
室外雕塑
雕塑艺术之一。指长期安放在城市内及城郊的街道、广场、园林建筑群、游览胜地等硬质材料的纪念性、装饰性的雕塑总称。根据不同背景和地点,进行不同而细致的技术和艺术的处理。比如处于位置( 如街心花园、十字路口, 行人不能佇立细看的地方)的雕塑,就必须影象鲜明夺目。而处于位置如广场或园林中心,游人可以佇立静观的雕塑,就要经得住反复细看与推敲。技巧与艺术的重点,因地因需要而转移。由于它的永久性和强制观众欣赏的特点,不好的作品会带来坏的影响,又不易拆去,故须以歌颂美的行为、 体现心灵美和有历史意义的及能美化环境的为题材。好的作品能美化影响城市外貌,有人称之为城市的眼睛,能发出时代的声音,又有人谓之时代精神的凝聚。
城市雕塑
室外雕塑之一。指安放在城市内及城郊的有固定位置的大型雕塑。包括纪念性雕塑、装饰性雕塑及园林性雕塑。另有人认为:凡在城市内及城效的雕塑,包括室内的、庙宇内的彩色泥塑,均属城市雕塑范畴。它和城市的外貌密切相关,属于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项目,能起到装饰、美化城市、乡镇、街道、广场及公共活动场所的作用。好的城市雕塑是一代文化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