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网 - 雕塑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雕塑艺术 | 雕塑资讯 | 工艺技术 | 政策法规 | 古董资讯 | 古董收藏 | 今日宝贝 | 拍卖资讯 | 中国雕塑史 | 国内雕塑作品欣赏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雕塑术语术语
雕塑术语术语
[全部术语] [雕塑术语] [陶瓷术语] [玉雕术语]

术语内容
石雕凿
亦称?#37694;子?#12290;雕塑工具之一。一种铁质杆形,下端为楔形或椎形,端末有刃口的凿子。专用于刻石。使用时以锤敲击上端使下端刃部受力以雕凿石材。按刃部形式可分尖凿、 平凿 、半圆凿和齿凿。尖凿是开荒凿,有大中小号。分别可开大中小荒。大平凿用以打平面,中小号平凿用以打光做细部。厚刃半圆凿可用于较硬的石材开中荒,薄刃的雕衣纹和细部。齿凿用以整理粗坯成大型。按材质可分普通淬火凿和硬质合金凿。前者采用45号、60号、T7钢及火车弹钢,按雕凿石材的种类(花岗石或大理石),掌声刃尖淬火的深浅和硬度,故适应范围广,缺点是淬火难度大,易磨损。后者凿身用材的淬火凿相同,端部用铜焊镶接钨铬合金刀头,一般用不同形状的YG8材质刀头镶接磨制而成,质硬,锋利,不易磨损, 但抗弯强度较低,不耐冲击,故不宜雕凿花岗石。开荒大凿是由硬度略低而抗弯强度较高的YG15材质的刀头做成。
石雕锤
雕塑工具之一。专用以敲击錾子,雕凿石料(也可用于木雕)。两端锤头尺寸稍有差别,硬木作把长约20厘米,安置位置一般不在正中,稍远于大的一端,以适应打击不同粗细质量的錾子用。通常分大中小三号,大号重1400克左右,为石雕开荒锤;中号800克, 也可用于木雕开荒;小号600号,刻细部,锤身略有弯度成弧形, 锤面向下稍作收分约10度角,用45号钢锻制,表面淬硬。
雕刻机
雕塑工具之一。一种立体仿形铣床。能仿铣出与模型(通常为石膏像)表面相似的金属或木块雕刻品。铣刀常呈指形,作旋转的切削运动,工作时铣刀跟随模型轮廓进给运动。机器分木雕和金属仿形两种。专用于机械仿制。木雕仿形机,又称?#26408;雕机?#12290;手动进给,由人操纵,靠模头(一种和铣刀相似的触头)在模型上作移位运动,通过联系刀具位移的刚性联系系统传递位移曲线,使刀具相应移位切削工作。在作移位切削中铣刀心轴受力后产生的挠度(弹性变形)的震擅,使仿制的木雕精度不高,表面粗糙,必须进一步加工。金属仿形机,为机动进给和手动联锁操纵,一般都带由可调节平行四边形扦件组成的缩放仪,可进行1:1 到 1:10之间的立体仿形,通常用于缩刻奖牌、钱币浮雕等小件雕刻。
劈斧
雕塑工具之一。是一种双面、斧形、一般两端刃口方向成垂直(十字)交叉形式的石雕锤,用45号钢锻制淬硬,以直接砍斩石面,一般顺应型体的组织结构、纹理趋向砍斩出工整、平行的细线,由不同体面组合的线条(刀痕),能加强体面的方向感、立体感和雕刻的韵律感,也应用于制作水泥或玻璃钢的人造石人,叫做? 斩假石 ?#12290;
花锤
雕塑工具之一。是一种不需要通过錾子而直接敲击石块以取得特定表面效果的长方形石雕锤。锤头由9、12、16、24个排列规整的方椎体组成,由45号钢锻制,用铣刀铣出淬硬。经花锤敲击的石料成粗麻面,能产生粗犷、厚重、浑然一体的雕塑感。
木锤
雕塑工具之一。一种硬木质、锤身或方或圆、锤头平或略外鼓的拍击用具。常用于敲击废模、打木雕、砸泥以及塑造加泥时拍实塑泥;也可用于直接造型。 在塑造时拍大面造大型 ,直到刻画细部,因此还具有部分雕塑刀的功能。长把大木锤主要用于砸泥;硬木棒槌在雕塑中具有和木锤相同功能。
活模
翻制雕塑的模具。通常用石膏或石膏加水泥制成。据雕塑型体的曲面,制模分成若干小块,每块的横向和竖向的曲面值都不超过180度,以保证在翻制中能顺利取下, 不损伤原作。小块外可套上大块模以固定位置,这样的模也叫?#22871;模?#12290;一套活模一般可复制几十件成品。按用途可分三类:一、供翻制石膏、水泥、玻璃钢雕塑用的普通活模。二、供翻制陶瓷雕塑的活模,要求外形方整、模壁较厚,有一定的吸水容量。三、供铸铜压蜡胎用的活模,外模要较结实(或加水泥外模)以承受蜡枪喷蜡液的压力,又须要有芯模以保证蜡胎腔壁的厚薄均匀。
半活模
翻制雕塑的模具。一种只造成原作轻微损伤而不须全部拆毁泥塑能够取下的阴模。但它在浇灌成品后仍需敲碎才能将雕像剥离开来。分块略多于废模 , 取模后只须将局部擦伤的泥塑稍加修整复原,便可重新翻制,也可以原稿为基础加以修改变体再次翻制。
胶模
翻制雕塑的模具。有一定弹性的胶质状软模。通常制作的材料中热熔胶有明胶及EVA无规聚丙胶,加热溶化后在常温下凝结。热溶胶可反复使用。须加热促其硫化或聚合,生成弹性胶体的有乳胶(天然)、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以及可在常温下灌注和聚合的硅像胶。一般都需要用硬模作套(托模),有的在灌注前就要用石膏作好型腔,故实际上是一种复合模,由胶质里模和石膏的套模组成。制模简单,使用方便。能大量复制出雕塑成品而不破坏原模,较适宜制作小件
废模
亦称?#27515;模?#12290;翻制雕塑的模具。通常是用石膏或石膏加水制成的一种能最简单、最保持原貌地将泥塑翻成石膏、水泥、玻璃钢雕像的阴模。主要特点是在泥塑上制作石膏阴模时将泥塑破坏,从阴模中取出石膏实像时,又把石膏模子敲碎,使模子变废而保存实像的完整,在翻制水泥或玻璃钢雕像时,也将阴模敲碎,故称。废模制作时采用局部少量分块,尽量保持翻制件的整体性和准确性。确定分块的部位、大小、形状的原则是,便于取泥及拆除泥塑内部的骨架,便于浇注成品,便于施工安装。蜡模也是一种废模,缺点是只能翻制一件实像。
蜡模
翻制雕塑的模具。一种用石蜡溶融代替石膏浇制的阴模。翻制的方法和程序与废模大致相同,灌制成品后只须将模子加热(水溶)便可顺利脱模。适用于翻制小件作品。
蜡胎
翻铸雕塑的模具。一种供熔模铸铜(失蜡法)工艺用的蜡质雕塑原型。一般用模子灌注或压注得来,也可用蜡直接塑造或在蕊膜上塑成。制作的材料主要是黄蜡、石蜡、蜂蜡、松香、硬脂酸等。近年来也有用聚苯及聚乙烯等人工合成材料。除用于铸铜外,经过活化、敏化处理还可直接镀上金属,然后利用电铸加厚镀层,加温去蜡,便可获得极薄的脱胎铜像。
失蜡法
亦称?#21435;蜡法?#12289;?#36208;蜡法?#12290;雕塑制作技法之一。专用于铸造铜像。是一种精密熔模铸造方法。先将蜡或其他易熔材料熔化制成蜡胎,安上浇注系统(浇、冒口), 做上蕊模和外模 ,经过烘干焙烧,将蜡胎熔化除去,故称。留下有空腔的铸型,四周用砂填实,便可浇注。用以铸造复杂的雕塑和青铜器。在做铸型( 即里 、外模)时,不需起模,铸型无分型面,型腔厚薄均匀,铸件壁厚可小至0.3毫米以下,铸件的形状很少受限制,表面光洁度可达▽4-▽7,能在铜像中精确再现雕塑手法的细微变化。我国古代采用粘土砂子和马粪稻草或青砖灰和牛粪等做铸型。 欧洲传统方法用石膏 、砂子、耐火粉。现代熔模铸造在本世纪四十年代初形成,主要采用石英砂水玻璃型壳及硅酸乙酯和硅溶胶型壳,但只适用于小型铸件。
敲金属片法
亦称?#25970;皮法?#12290; 雕塑制作技法之一 。大体分为冷敲和热敲两种,冷敲又叫?#20919;作工?#12289;?#25203;金工?#27861;,是用锤打击金属薄板使之成型,拼焊制作成大型金属雕像的一种方法。用敲皮法制作的大型铜像、不锈钢像、合金铝像、钛合金像可节约大量金属。方法是将金属板放在用水泥、木块、环氧玻璃材料做成的分块模型上,用锤敲打成型。我国民间? 收抛活 ?#37329;属工艺也属敲皮法,是技工凭借眼力,看着模型,运用熟练的抛、借、收、点、錾等手法,在砧子上捶打成型。热敲是将纯铜板烧红后过水,趁铜板热时敲打成型。
开荒
雕塑制作程序之一。用于木石雕制作。将粗坯(石块或圆木)凿去多余部分直到粗具轮廓的过程叫?#24320;大荒?#12290;进一步打出体面结构和基本形的过程叫? 开中荒 ?#12290;一般打到离形体约1厘米左右时叫?#23567;荒?#12290;三者在整个过程里交替进行。所用的工具,石雕一般用大小尖錾子, 木雕用锯 、斧和大圆口刀。开荒中除掉的多余材料叫?#33618;料?#12290;